加密市场的结构性牛市:告别普遍性山寨币行情

区块链小多20 小时前

经常有读者在留言区提问:接下来是否还会出现山寨币的行情?对此,我多次表达过自己的观点:普遍性的山寨币牛市可能已经很难再现,只有少数具备实际价值的项目代币,才有可能在牛市中重新崛起。

这一看法更多是基于我的直观感受,并没有太多经验或历史数据的支持。然而,最近阅读了一位前辈的投资经历后,我对这一观点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这位前辈是雪球上一位知名投资者,昵称为“散户乙”。他在雪球上详细记录了自己从2013年到2023年在A股的投资历程,并于2023年12月31日注销账户,彻底退出了网络空间。

作为A股的第一代投资者,他自1991年起便开始投资,亲身经历了A股的多次历史变迁,记录了市场的成长阶段。

尽管他已退出网络,但幸运的是,雪球上的许多细心网友整理并保存了他的所有言论,让我有机会了解这段历史,并深受启发。

在他的叙述中,生动地描绘了A股市场中的普遍性牛市与结构性牛市。

在A股刚成立时,上市股票数量仅有几十上百只。在那个时期,无论买入什么股票、以多高的价格买入、甚至在熊市中跌得多惨,只要下一波牛市到来,所有股票都能解套。

那时的A股市场是一个“胆大就能暴富”的市场。由于可供炒作的股票数量有限,当龙头股被炒至高位后,新入场的投资者只能选择相对便宜的股票。因此,在一段时间内,只要能持有股票,哪怕是垃圾股,最终也有机会翻身甚至盈利。

这种现象便是所谓的普遍性牛市。

9EBDawFtQahhqdWieQiMGGhPSDPeScXV2gafrTPz.png

这样的情况是否与我们早期在加密市场看到的现象如出一辙?只不过当年冲入A股的散户们,如今变成了涌入加密生态的投资者——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然而,2000年以后,尤其是2010年后,随着A股市值规模不断扩大,总市值达到十万亿甚至几十万亿级别,仅凭一般社会资金或机构资金已难以推动普遍性牛市。即使在2015年股灾前,即便全社会通过融资配资手段参与市场,也难以再现垃圾股普涨的局面。

在此背景下,A股几乎再未出现普遍性牛市,取而代之的是结构性牛市——即个别板块上涨,而许多冷门板块长期横盘。

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A股,港股、美股市场亦然。特别是在美股市场,近年来真正实现巨大涨幅的只有少数龙头科技股,而相当一部分股票则处于横盘状态。

这是否与当前加密市场的状况极为相似?

在本轮加密市场行情中,如果我们剔除各种疯涨的迷因币,仔细观察那些老牌币种,会发现除了极少数持续建设并具备价值支撑的项目代币有一定涨幅外,大部分币种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顺着这一思路进一步思考:在本轮行情中新涌现的代币中,又有多少能在泡沫破灭后再次崛起?答案不言而喻。

因此,我们应摒弃对普遍性山寨币行情的幻想,认真审视当前持有的代币,将那些缺乏前景或不确定性强的代币抛售或替换,尽量精简投资组合。

未来,在准备出手投资,尤其是重仓投资时,我们必须慎之又慎。

免责声明: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币币情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