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AI巨头在美芯片限制下寻找发展新路径
在中国科技行业,腾讯和百度两大巨头表示,即使面对美国对关键半导体的出口限制,他们依然找到了在全球人工智能竞赛中保持竞争力的方法。
今年4月,美国进一步收紧了英伟达和AMD高端芯片的出口政策。尽管如此,中国企业迅速调整策略,确保其人工智能研发项目能够持续推进。
在最近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腾讯总裁刘炽平与百度AI云负责人沈抖分别分享了各自的应对之道,尤其是在高端处理器受限的情况下如何继续推动业务发展。
腾讯:强大的GPU库存助力未来研发
刘炽平透露,腾讯已积累了“相当强大的”图形处理器(GPU)库存,这对训练大型人工智能模型至关重要。通过提前采购,公司确保了足够的芯片储备以支持多代模型的研究。
他指出,单纯增加GPU数量并非获得更好结果的最佳途径。腾讯更注重从现有芯片中榨取更高性能,同时也在探索更小、更精简的人工智能模型。这些模型对计算能力需求较低,但依旧能提供高效的结果。
刘炽平强调:“我们应审视现有的高端芯片库存,并确保拥有足够资源以支撑几代模型的训练。”他还提到,腾讯正利用软件优化技术提高每个GPU的效率,并考虑依赖国产定制芯片。
百度:全栈AI架构助力应用开发
百度作为中国最大的搜索引擎运营商,正通过其“全栈”AI架构来应对挑战。这一架构覆盖了从存储数据的云服务器到人工智能模型(如ERNIE聊天机器人),再到基于这些模型构建的应用程序。
百度AI云部门总裁沈抖表示:“即使没有最先进的芯片,我们的全栈AI能力也能帮助我们构建强大的应用程序并创造实际价值。”
此外,百度还通过优化软件降低了AI工作负载的运行成本。由于掌控了整个技术栈,百度能够灵活调整每一层,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GPU资源。
沈抖补充道:“随着基础模型对大规模计算能力的需求增加,构建和管理大规模GPU集群以及有效利用GPU的能力已成为核心竞争优势。”
为缓解美国芯片限制的影响,百度等企业正在转向国产半导体。沈抖认为,自主研发芯片与日益高效的本地软件堆栈将为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长期创新奠定坚实基础。
近年来,中国大力推动自主芯片产业的发展。尽管国产GPU和AI芯片仍落后于美国同行,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进步显著且前景可期。
Gartner分析师Gaurav Gupta表示,囤积芯片只是短期策略之一,中国企业已在材料、设备、设计和封装等领域取得稳步进展。
古普塔在邮件中写道:“他们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并补充说,虽然国产芯片尚无法与美国领先者抗衡,但“将持续进步”。
与此同时,美国企业和部分硅谷高管呼吁重新审视出口限制政策。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本周批评称,这些措施“失败”,并对美国企业的损害大于对中国买家的影响。
Cryptopolitan 学院:厌倦了市场波动?了解 DeFi 如何助你建立稳定的被动收入。立即注册
免责声明: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币币情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