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币崛起:Visa与万事达卡面临空前挑战

天之林1天前

数字支付领域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传统支付巨头Visa和万事达卡的主导地位正受到来自稳定币的强烈冲击。这场变革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革新,更是一场关于未来支付生态主导权的争夺战。

image.png

稳定币:新兴支付方式的核心威胁

长期以来,Visa和万事达卡凭借其广泛的网络覆盖和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在全球支付市场占据无可争议的地位。然而,随着稳定币的崛起,这一格局正在被打破。

稳定币对传统支付体系的主要威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成本优势:稳定币允许用户直接通过加密钱包完成支付,绕过传统银行和卡网络的中间环节,从而显著降低商家每年支付的巨额“刷卡费”(以美国为例,去年企业为此支付了约1870亿美元)。

  2. 效率提升:稳定币承诺更快的结算速度,尤其在跨境支付场景中,其即时性和低成本特性尤为突出,成为最具吸引力的应用场景之一。

  3. 绕开支付巨头:稳定币提供了一种无需依赖Visa和万事达卡网络即可完成交易的途径,这可能从根本上动摇两大巨头在支付生态系统中的核心地位。

image.png

稳定币市场的快速增长进一步放大了这一威胁。目前,稳定币市值已达2530亿美元,而据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预测,未来几年有望增长至超过3万亿美元。

Stablecoins May Help Cut U.S. Debt, Says Treasury Sec. Bessent

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了科技公司、加密初创企业以及大型零售商(如沃尔玛正考虑稳定币试点)纷纷加入,共同推动稳定币支付生态的发展。

在加密行业内部,稳定币已从单纯的加密资产锚定工具演变为数字经济的底层基础设施,其应用场景和生态建设日益成熟,进一步加速了对传统支付体系的冲击:

  • DeFi(去中心化金融)核心支柱:稳定币是DeFi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借贷、抵押、流动性挖矿和去中心化交易所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 跨链互操作性增强:主流稳定币如USDT和USDC已实现多链部署,并可通过桥接技术在不同区块链之间无缝流转。

  • 企业级和机构级应用深化:越来越多的加密机构和Web3企业将稳定币作为资金管理、支付结算的标准工具。

  • 现实世界资产(RWA)代币化浪潮:稳定币成为连接现实世界资产与区块链世界的桥梁,其使用场景将进一步扩展。

  • 新支付轨道建设:例如,Coinbase推出的支付平台支持电子商务提供商直接接受稳定币支付,并提供1%的USDC返现激励,完全绕过传统卡网络。

Visa与万事达卡的应对策略

面对稳定币带来的冲击,Visa和万事达卡正在积极调整战略,试图从传统的收费者转变为数字交易的骨干力量。

主要应对策略包括:

  1. 融合与共存:两大巨头不再将稳定币视为纯粹的竞争对手,而是尝试将其整合到自身网络中。

  2. 技术升级与服务拓展:

    1. 稳定币结算与加密卡:大力推广其在稳定币结算和加密关联卡方面的能力。

    2. 跨境支付:强调在跨境支付领域的优势。

    3. 代币化技术:利用现有代币化技术,扩展到加密资产领域。

    4. 投资与合作:Visa Ventures投资稳定币基础设施提供商BHNK,万事达卡则加入Paxos全球美元网络,支持多种稳定币。

    5. 灵活的支付路由:探索更精细的支付路由控制。

稳定币普及面临的挑战

尽管稳定币前景广阔,但要完全颠覆传统支付体系仍面临诸多障碍:

  1. 消费者习惯与福利:信用卡提供的奖励、欺诈保护等优势仍是稳定币难以替代的。

  2. 认知与信任:加密货币对普通消费者而言仍然陌生,且缺乏传统金融保护机制。

  3. 商家风险与合规:采用新支付技术可能带来合规、税务和运营风险。

  4. 监管框架的完善:各国和地区在稳定币定义、发行、储备金要求等方面存在差异,增加了普及难度。

image.png

稳定币能否完全颠覆传统支付体系?

短期内,稳定币完全取代现有支付网络的可能性较低。但长期来看,稳定币的压力将持续推动Visa和万事达卡进行深刻的战略调整与技术创新。

未来的支付格局,很可能是一个融合传统基础设施与区块链技术的混合生态,而Visa和万事达卡正积极争取在其中继续扮演核心角色。

免责声明: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币币情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