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代币化的轮回:从2020年的DeFi盛夏到2025年的合规新篇章
7月的骄阳下,加密圈再次迎来美股代币化的热潮。这一次,Robinhood宣布欧洲用户可通过Arbitrum链上交易美股,且全天候不打烊;xStocks联手Kraken和Solana推出60种热门美股的链上代币;Coinbase也向SEC申请推出代币化证券。一时间,美股代币化成为加密圈少数几个叙事正确的热点之一。
然而,这并非美股代币化的首次登场。回想起五年前的夏天——2020年8月,DeFi之夏席卷加密圈,Uniswap的流动性挖矿点燃了市场狂热,Terra的Luna链与UST扶摇直上。而那时,美股代币化已经悄然现身,例如Mirror Protocol曾通过合成资产追踪美股价格波动。但最终,Luna崩盘、Mirror被SEC诉讼击碎,这段历史几乎被人遗忘。
那年夏天,Mirror的自由乌托邦

Mirror Protocol的核心思想是利用链上合成资产(称为mAssets)追踪现实世界中美股的价格波动。例如,mAAPL(苹果)、mTSLA(特斯拉)等代币,依靠Band Protocol的去中心化预言机获取实时数据,支持24/7交易。用户只需用稳定币UST超额抵押即可铸造这些代币,无需KYC或开户。
尽管便利性极高,但这场实验最终因UST脱钩、Luna崩盘以及SEC指控而戛然而止。匿名交易虽吸引用户,却也触及监管红线;缺乏实际股票支撑的合成资产在底层崩溃后迅速化为泡影。
这次,有什么不一样?

如今,Kraken、Robinhood和Coinbase带着更成熟的技术和合规姿态卷土重来。我们可以从产品设计、参与主体及市场环境三个方面来看这次的不同之处。
产品:从链上影子到真实锚定
不同于Mirror的“链上影子”,xStocks采取了完全不同的路径。每一枚xStocks代币背后都有真实股票作为支撑。具体而言,Backed Assets通过Interactive Brokers购买美股,并将其托管于Clearstream,确保每枚代币对应实际持仓。
(图片来源:X 用户 @_FORAB)

xStocks还允许持有者赎回实际股票,使其超越了Mirror的纯链上投机框架,真正连接链上与链下。
参与主体:从DeFi原生到TradFi融合
相比Mirror由DeFi社区驱动,xStocks则更多地依赖传统金融巨头和合规企业。Kraken提供合规平台,Robinhood引入券商经验,贝莱德的代币化试点更是标志着机构入场。虽然仍保留部分DeFi基因,但整体风格更加稳健。
市场与监管环境:从灰色地带到合规为王
2020年的Mirror诞生于监管的灰色地带,而今天的xStocks以合规为核心,强制实施KYC/AML,符合欧盟MiCA法规和美国证券法。特朗普政府任命的新SEC主席Paul Atkins甚至将代币化视为“金融的数字革命”。宽松政策为创新提供了空间,Dinari获得首个代币化股票经纪牌照,进一步推动行业发展。
夏天的余韵
加密圈似乎变了,又好像没变。五年前的美股代币化充满了激情却缺乏稳定性;五年后的今天,加密圈穿上合规外衣,路走得更稳,但也少了几分随性和草莽气质。
当更多人将BTC视作数字黄金,当机构摩拳擦掌进入加密市场,那段充满FOMO狂热的岁月或许已随风而逝。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那份探索未知的精神始终值得怀念。
免责声明: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币币情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