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赛道下一个大叙事?盘点值得关注的vibe coding项目
今年初开始,「vibe coding 氛围编码」逐渐成为 AI 圈热门的讨论方向之一。而在币圈,随着比特币保持强势,大家对于山寨季的渴望也愈来愈强。币圈的 AI 赛道经过 AI meme 和 AI Agent 两波火热的行情,从「炒 meme」到「炒框架」,对于 AI 新叙事的探索也从未停止。
「vibe coding 氛围编码」,这个概念有可能为币圈 AI 赛道的突破性叙事吗?
什么是 vibe coding?
这个概念是由 OpenAI 前联创 Andrej Karpathy 在今年 2 月 3 日的一条推文中提出的:
Andrej Karpathy 是这样对「vibe coding 氛围编码」进行描述的:
我把这一种全新的编程方式称作「vibe coding」:完全沉浸在氛围中,放飞自我,甚至忘了自己在写代码。这能实现,是因为现在的大语言模型(比如搭配 Sonnet 的 Cursor Composer)已经强大到超乎想象。我几乎不再敲键盘,而是直接用 SuperWhisper 跟 Composer 对话。我会提些极度随意、懒人级的请求,比如「把侧边栏的内边距缩小一半」,因为我懒得自己去定位到哪里改。我习惯直接「全部接受」AI 生成的修改,连 diff 都懒得看。碰到错误信息,我就直接复制粘贴给 AI,不写任何注释,大多数情况下就能修复。代码量越来越庞大,已经超出我平常能快速理解的范围,需要花很多时间才能彻底看明白。有时候 AI 解决不了 bug,我就干脆绕过去,或者反复随便改点什么,直到问题消失。对于那种周末随便玩的项目来说,这种做法完全没问题,甚至还挺有意思。可以说,我确实在做一个项目或者 web 应用,但这已经不像传统意义上的「编程」:我只是看到问题、说出需求、运行结果、复制粘贴,整个过程就能让大部分功能跑起来。
简而言之,「vibe coding 氛围编码」是一种把制作应用程序所需的编程技术门槛降至最低的开发方式。你所使用的编程语言,就是你日常沟通交流使用的语言。告诉 AI 你需要什么,它就会为你鼓捣出一个可用的应用程序出来。
币圈现有的 vibe coding 项目
dev.fun
该平台于今年 1 月份正式启动,并在 3 月份获得了来自 Colosseum 的投资。
只需要在该平台上用口头语言来描述自己的需求,平台就会自动开始写代码,并且呈现出一个可用的 App。例如,我让平台帮我做一个跳跃游戏,初步呈现的结果如下:
我支付 0.01 SOL 后让平台对这个初始版本进行修改,提出了 3 个要求,分别是添加背景、添加音效以及取消蓄力跳跃机制,这些要求都得到了满足。
将 App 反复修改打磨到满意后,就可以选择将 App 本身在 pump.fun 上发一个币,或者是关联到某个 pump.fun 的币种上。
这个机制意味着,使用 dev.fun 产出的应用既能够以个体的身份去捕获价值,也可以围绕某个代币进行内容或功能创作,甚至是会出现「编码公会」的情况。比如目前平台市值最高的代币 $buidl 就是一个 DAO + 项目孵化器,dev.fun 目前为止出现过的比较成功的项目,例如 $ZALA 和 $dab 都是由 buidlDAO 孵化的。
$buidl 目前的市值也仅仅只有 300 万美元不到,能够成为 dev.fun 上目前的头牌,除了过往孵化比较成功的原因外,就是 dev.fun 团队和该项目的互动比较紧密,团队成员日常发推也多次提及。鉴于孵化器的这个定位,被市场认为是一个「半官方」性质的币。(注:buidl 并非 dev.fun 的官方代币,dev.fun 目前也没有官方代币)
buildDAO 是 dev.fun 官推仅有的 5 个关注之一
buildDAO 的 logo 也出现在了 Messari 报告的封面中
另一个 $buidl 比较牛的地方是,他们做了一个 Twitter 机器人 @buidldev,只需要在 Twitter 上 @ 这个机器人并描述应用需求,机器人就会自动在 dev.fun 上做一个应用出来。不是说别家没有,下面提到的 Ohara 也有,但这个功能是官方做的。所以这就给了大家联想空间...
回到 dev.fun 本身,Colosseum 的人一直都挺用力奶 dev.fun 的。比如 @crabbylions 在 dev.fun 上发起过 $RICK 黑客松:
一直到最近奶 dev.fun 的相关推文也不少:
目前,dev.fun 上已经有超过 21800 款应用。在上个月,dev.fun 更新了对构建 Solana 链上应用程序 dApp 的支持:
poof.new
poof.new 获得了来自 AllianceDAO 的支持。和 dev.fun 相比,它没有和项目捆绑的代币,也仅专注于构建 Solana 上的 dApp。
poof.new 上的 Solana 小费打赏平台案例
Remix
Remix 获得了来自 Base、Lemniscap 以及 Variant Fund 的支持。这是一个专注游戏的 vibe coding 平台,用户既可以从零开始向平台描述需求来直接制作游戏,也可以将自己的游戏和来自其它开发者的游戏混合起来制作出一个更新颖的版本。
至今,Remix 已经拥有超过 50 万名玩家、 800 多款游戏以及超过 1800 万次的游玩次数。
在应用发现方面,Remix 也比较出彩,其主页就像一个游戏市场。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Remix 是有和空投相关的积分系统的,做游戏、玩游戏、评价游戏等行为都会获得 Remix 积分。
Ohara
这个平台总体上和 dev.fun 比较像,做出来的 App 也有币,但它不是像 dev.fun 那样关联到 pump.fun 上,而是自己内置了一个 launchpad。此外,这个平台是在 Base 上。
目前平台市值最高的代币是一个叫 $HELLOWORLD 的 meme 币,这个应用点进去就是一个按钮,跳转到 Ohara 的首页。这也是该平台的第一个代币,目前市值约为 260 万美元。
Alchemist AI
这个平台已经发了代币 $ALCH。和上面的项目相比,我认为它最大的不同在于整体的经济机制设计。在 Alchemist AI 上创建 App 是需要用到 $ALCH 的,它还有内置应用交易市场,在市场中可以使用 $ALCH 进行买卖。
我个人认为这个思路比较传统且不适配 Crypto,下文会继续进行探讨。
vibe coding 平台和币圈的适配点
通过以上的项目,我们可以发现,所有的这些 vibe coding 平台能产出的 App 其实都是偏轻量级的应用。其优势在于,假设我今天有一个灵光一现又不太复杂的想法,我可以立马实现并且交付市场,不需要纠结在如何实现,只需要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到想法上。
实际上在开发者圈中的 vibe coding 也更多是用于实现 MPV(最简化版本的可行产品)或者编程辅助(在 AI 产出的代码结果上进行细化或修改以提升开发效率)。当涉及到复杂的想法以及有性能、安全性等方面的硬性要求时,目前的技术水平仍然是没有办法一句话让 AI 帮忙搞定的。
对于开发者来说,vibe coding 目前可能还只能是工作效率层面的提升,但在币圈,这是又一次「内容制作」层面的解放。是的,如果不把 vibe coding 看成制作程序,而把其视作一种内容创作,它在币圈的潜力就会很大。
meme 币这个赛道其实是持续进化的,而它的每一次牛市几乎都有一次 meme 币本身生产力的提升,比如上一次的 meme 币大牛市中,pump.fun 让每个人都可以近乎零成本地来发行自己的 meme 币。现在大家对此早就习以为常了,但就在 2023 年时我还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实测|在 Base 上发行一个 meme,需要花多少钱?」。彼时,制造 meme 币还是有门槛的。
vibe coding 平台的能力,能够使内容创作的门槛大大变低。无论是想要制作一个 meme 网站,还是围绕某个代币做数据看板,都变得很容易。所以 vibe coding 平台的潜力不在于「能够做出具有多牛逼的实际效用的 App」,这个也是绝对不可能做过专业的开发者乃至开发团队的,而是在于「能够做出具有更多元体验的内容」。比如 pump.fun 上有直播,利用这些平台做一个检测在直播中说了多少次「我草」的网站,每记一次就自动销毁掉一些代币,诸如此类吸引注意力的「内容」。
在 dev.fun 上,它们还支持悬赏用户开发针对特定主题 App 的功能,这未尝不会成为下一个项目冷启动的方式之一。
总而言之,meme 币发展到今天,它其实不是「虚无的价值」,而是「热度的价值」。我们熟悉的梗,比如「 666 」,第一个发明这个用法的人是没赚到钱的,但 meme 币能解决这个问题。vibe coding 有能力作为爆款内容的「放大器」,和币进行捆绑也让内容创作更好得到定价和变现。
vibe coding 会像 AI Agent 那样爆火吗?
在叙事层面,我个人认为 vibe coding 没有 AI Agent 那么宏大,毕竟 AI Agent 是「让 AI 像人一样自主处理事务」的「突破性叙事」,而 vibe coding 则是「内容创作力的提升」,这个乍一听上去的震撼力就是不同的。
从融资情况也可以对叙事的力量进行一些评估。据来觅 PEVC 数据,自 2024 年以来,全球 AI Agent 赛道的融资金额已突破 665 亿元人民币。Adept AI、Inflection AI 等 Web2 的 AI Agent 公司曾经都狂揽过亿甚至过 10 亿美元的大额融资。相比之下,vibe coding 会弱一些,但仍有潜力。Loveable 在 2024 年 2 月种子轮筹得了 1500 万美元,但英国《金融时报》称有传言 Loveable 的新一轮融资将超过 1.5 亿美元。Replit 的累计融资额约为 2.7 亿美元,bolt.new 也在今年初宣布获得了 1.055 亿美元的 B 轮融资。
从 Google 的搜索情况上看,vibe coding(下图橙色曲线)在今年的 3 月初取得突破,差不多达到去年币圈 AI Agent 牛市(2024 年 11 月至 2025 年 1 月)时「AI Agent」关键词的搜索水平(下图蓝色曲线)。
从实际用户感知上说,vibe coding 概念想要像之前的 AI meme,或是 AI Agent 时期的 aixbt 那样结合叙事让用户有耳目一新的惊艳感和突破感,目前来看可能比较困难。如果 vibe coding 概念能够爆火,更有可能的路线是价格上涨带来的平台价值发现,就像 AI Agent 时期火爆的各路 Launchpad 那样。
和 AI Agent 相比,vibe coding 胜在「新」,其叙事在 Web2 圈也算刚流行开来,AI Agent 的概念从出现到走红再到币圈中的大行情其实也蓄力了挺长时间。同样好理解,「不懂编程的人也可以做程序赚钱」。同时,还没有可能也不会进入到需要落地探索的「叙事疲劳期」,因为现有产品确实能产出东西,只是随着时间推移能进化到产出多复杂体量多大的应用而已。
如果比特币保持强势,今年的山寨季能够如约而至的话,vibe coding 概念有望取得突破。
免责声明: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币币情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