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虚拟资产行业运作解析:从监管框架到市场实践

霸气犀利15 小时前

香港虚拟资产行业运作解析:从监管框架到市场实践

作者:老盈盈,来源:经济观察报

近年来,香港的虚拟资产行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探索到逐步规范的过程。这一发展不仅是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的重要节点,更是整个行业迈向制度化的关键转折点。

截至7月10日,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下称“香港证监会”)官网显示,通过综合账户安排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的获批机构已达到42家。

7月7日,国金证券(600109.SH)在上证e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旗下的国金证券(香港)有限公司正在筹备申请虚拟资产相关交易牌照,并与国际及香港地区具有丰富经验的相关机构就该事项进行了多次接触,后续将积极推进具体申请事宜。

6月26日,香港特区政府发布了《香港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2.0》(下称《宣言2.0》),再次重申了港府坚定建设香港成为全球领先的数字资产中心的愿景。《宣言》发布后,香港资本市场上一些虚拟资产的概念股股价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

那么,当前的香港虚拟资产行业究竟是如何运作的呢?

一、“1号牌升级”和VATP的区别

近年来,虚拟资产领域虽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跨境联通和创新,但也引发了一系列复杂的问题,香港证监会一直应对着这些挑战。自2018年以来,香港证监会逐步健全监管框架,并开始向虚拟资产交易平台发放牌照。

从业务类别看,香港证监会将虚拟资产相关业务分为五类,分别是运营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管理投资于虚拟资产比例超过10%的投资组合、在综合账户安排下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提供虚拟资产咨询服务和担任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的介绍代理。

其中,有两类关注度较高,其一是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牌照(VATP),目前有11家机构获得该牌照,包括OSL Exchange、HashKey Exchange、HKVAX、HKbitEX、Accumulus等;其二则是通过综合账户安排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目前有42家券商等金融机构获得此资格,包括宝盛证券(香港)有限公司、富途证券国际(香港)有限公司(下称“富途证券”)、复星国际证券有限公司、国泰君安证券(香港)有限公司、天风国际证券与期货有限公司等。

6月25日,国泰君安国际(1788.HK)宣布其全资附属公司国泰君安证券(香港)有限公司已正式获香港证监会批准,“将现有第1类(证券交易)受规管活动的牌照(1号牌照)升级为透过在证监会持牌平台上开立综合账户的安排下,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当天,国泰君安国际的股价暴涨198%,更带动香港中资券商板块大涨。

富途集团董事总经理曾煜超向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香港证监会的1号牌升级主要面向香港的持牌券商,旨在使其在原有提供证券、基金等传统金融产品交易服务的基础上,有进一步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的能力;但持有1号牌升级的券商并不能单独提供虚拟资产服务,需要通过“综合账户安排”接入上述11家持牌的虚拟资产交易平台才能够为客户实现虚拟资产交易服务。

曾煜超进一步解释称,1号牌升级后的券商主体,比如富途,就可以提供“一站式”交易,让客户可以在一个APP上投资包括港股、美股、日股、加密货币、期权、ETF、现金宝(货币基金)、债券等多元资产。但1号牌升级后的券商并没有“托管”客户虚拟资产的权限,客户的虚拟资产必须托管于香港证监会认可的托管平台,比如上述持牌的虚拟资产交易平台。与券商的1号牌升级相比,持有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牌照的机构具备更全面的服务能力,包括虚拟资产的托管、交易撮合,以及法币与虚拟货币之间的兑换等。

就此,一位在一家持牌机构负责Web3.0业务的人士对记者举例称,虚拟资产有涨有跌,持有人也有将虚拟货币与法币兑换的需求。例如客户在某券商APP上充值了一个比特币,想兑换10万港元。订单成交之后,作为1号牌照升级后的券商,需要将客户持有的比特币找接入的上游交易平台去兑换这10万港元,然后再把这10万港元返还给客户。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不接入虚拟资产交易平台,在券商发生的交易就无法实现闭环。

二、虚拟资产服务商是如何运作的

过去一年,HashKey Exchange与多家来自券商、银行、保险、审计等领域的传统金融机构开展了实质性合作,核心在于推动虚拟资产在合规框架下融入主流金融体系,构建制度信任。

丁肇飞向记者表示,在与部分头部券商的合作过程中,HashKey Exchange围绕账户管理、资产托管和风控机制,协助对方建立适用于数字资产市场的服务体系。其中也包括以类似综合账户的方式,帮助券商通过统一的架构服务其终端客户,同时确保资产按监管要求独立托管,让更多券商投资者可享受便捷、安全和高效的虚拟资产充币和提币等功能。

曾煜超亦向记者表示,传统虚拟货币交易渠道可投资的资产选项较为单一,与传统金融产品相对脱节。而当前,多数传统金融机构尚未建成针对虚拟货币的合规和运营基础设施,尚未具备安全处理虚拟货币的能力,这种情况使这类资产在传统金融体系内的流通受到重重限制,虚拟货币资产再投资的灵活性也被大大降低。

今年5月,富途证券推出了“充币”功能,紧接着又推出了“提币”功能,这将有助于解决虚拟货币投资者可选投资类别单一的痛点。2024年7月,富途集团旗下富途证券持有的1号牌照升级成功,可向包括零售投资者在内的香港投资者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

2024年8月,富途证券正式持牌,合规地向合资格香港个人投资者提供包括比特币、以太币与美元、港币的四个现货交易对(加密货币市场中两种资产进行交换的组合)服务,后逐步拓展至包括LINK和AVAX(两者均为加密货币领域的代币)在内的更多交易对。目前,合资格投资者可以透过富途牛牛一站式平台,完成充币、交易加密货币获取资金后,再灵活投资港股、美股、期权、ETF、基金、债券等多元资产。

除了与券商合作外,丁肇飞亦表示,HashKey Exchange也正与部分银行就出入金通道、账户清算等开展合作,推动银行端识别与接纳虚拟资产。在资产安全层面,已对接国际审计机构与保险方,当前平台客户资产的保险覆盖规模超过10亿美元,审计标准接轨主流会计体系,将进一步满足机构客户的风险管理需求。

那么,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的收费模式是怎么样的?

以交易平台为例,HashKey Exchange作为香港首批持牌平台之一,其收入来源不仅包括交易佣金,也包括为机构客户提供的账户管理、资产托管、审计对接、系统支持等一揽子服务。这些服务大多基于合约周期计费,收入相对稳定,不依赖市场波动。同时,集团还设有面向机构客户和Web3.0项目的基础设施服务,围绕公链技术、合规框架接入、跨境清算模型等方向提供定制化支持,盈利模式包括平台服务费、节点运营收益、技术方案授权等。

根据曾煜超的介绍,2025年1月,富途集团旗下的猎豹交易(香港)有限公司(下称“猎豹交易”)正式获得香港证监会颁发的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牌照(VATP)。根据香港证监会的监管要求,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牌照的正式展业需分阶段完成,目前猎豹交易正在积极配合证监会进行第二阶段的评估工作,包括对政策、程序、系统及监控措施的评估,完成评估后即可正式对外展业。

三、数字资产2.0版本的“信号”

6月26日,香港特区政府发布了《宣言2.0》。在曾煜超看来,这虽然是一份方向性指引,但相较于1.0版本,更详细地列出了一系列可实施的、值得探索的方向,促请政府各部门积极为业界制定清晰指引。其中提出的“LEAP”发展框架,对如何建成完善的Web3.0业态、促进虚拟资产与传统金融融合等议题上有了更深入、更立体的理解和探讨。而所谓“LEAP”发展框架,包含四个关键策略方向:优化法律与监管,扩展代币化产品种类,推进应用场景及跨界别合作,人才与合作伙伴发展。

丁肇飞则认为,《宣言2.0》可以说是对2022年版本的延续和制度升级,它释放了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香港不是将数字资产作为阶段性试点,而是把它视为全球金融中心战略布局中的一部分。这一政策迭代,也体现出香港在监管确定性、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与实体经济连接三个层面的系统性推进。例如在监管层面,稳定币已经确定发牌制度的时间表;在场景层面,RWA(真实世界资产)不再只是讨论概念,而是推动政府债券、黄金、电动车充电桩等实物资产进入链上化实践;在制度配套层面,代币化资产的税收豁免措施,极大提升了数字资产的金融吸引力。

对于当前市场讨论激烈的稳定币,丁肇飞向记者表示,这个领域只有在监管清晰、规则明确的前提下才能稳步发展。

此前的6月6日,香港特区政府于宪报刊登《稳定币条例(生效日期)公告》,指定2025年8月1日为《稳定币条例》(第656章)开始实施的日期。该条例主要目的是监管涉及稳定币的活动,并在香港就受规管稳定币活动设立发牌制度。

免责声明: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币币情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