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加密新政:从政治动荡到数字资产崛起的全球变革
撰文:Thejaswini M A
编译:Saoirse,Foresight News
2024年12月,前总统尹锡悦(Yun Suk-yeol)宣布实施军事管制,派兵进驻国民议会,并企图对朝鲜动武。这场短短两小时的未遂政变最终以弹劾告终,却意外催生了全球最激进的加密货币政策议程之一。
权力真空迅速被素有“颠覆者”之称的前道知事李在明填补。凭借统一的政府班底与明确的执政授权,李在明政府在上任后数日内推出《数字资产基本法》(Digital Asset Basic Act),并着手废除长达八年的企业加密货币限制政策。
韩国是一个科技发达的经济体,民众对加密货币有着广泛认知,同时也面临着传统货币政策难以解决的结构性经济难题。加密货币既为缓解当下的经济压力提供了应对之策,也为构建长期竞争优势奠定了基础。
目前,韩国持有加密货币账户的人数已达1600万,超过了该国1410万股票投资者的数量。这是韩国历史上首次出现数字资产的散户参与度超过传统股票的情况。
韩国近三分之一的人口参与加密货币交易,在60岁以下的成年人中,这一比例更是超过半数。20%的政府官员披露的加密货币持仓总额约达980万美元。根据韩亚金融研究院的一份报告,韩国20至50岁人群中27%持有加密货币,且数字资产占其金融资产组合的14%。
数据源来源于@yna
经济基础
韩国对加密货币的接纳源于传统政策工具无力解决的真实经济压力。2025年的GDP增长预期仅为0.8%,这样的数字通常只在重大金融危机期间才会出现。2025年3月,青年失业率升至7.5%,为2021年以来同期最高。
韩国的家庭债务与GDP之比达90%-94%,位居全球前列。这种倒挂的债务结构带来了独特的经济压力,更多受到个人财务压力的驱动,而非主权财政担忧主导。
对数百万韩国年轻人而言,加密货币代表着一种“金融上的绝望”。这并非出于对区块链技术的意识形态支持,而是对一个几乎没有其他财富创造途径的经济体的现实回应。
李在明政府制定了加密货币议程,旨在防止韩国财富通过以美元计价的数字资产流向海外。2025年第一季度,韩国加密货币交易所向海外转移的数字资产约达56.8万亿韩元(约合406亿美元),其中稳定币占26.87万亿韩元(约合191亿美元)。
《数字资产基本法》为韩国企业发行与韩元挂钩的稳定币构建了监管框架。其资本金要求为5亿韩元(约合37万美元)即可进入稳定币市场。
韩国八大银行已着手合作开发与韩元挂钩的稳定币,目标是在2025年末或2026年初推出。这一策略旨在减少对外币稳定币的需求,同时将金融基础设施留在国内。
机构转型
2017年,韩国实施限制措施,禁止企业、机构和金融公司开设加密货币交易所账户。本届政府已启动分阶段解除这些限制的进程。
初始阶段(2025年中期),非营利组织和部分公共机构现已获准将通过捐赠或扣押获得的加密货币变现。到2025年末,上市公司和专业机构投资者将获准直接参与加密货币交易。
各大国内交易所已推出或升级了“机构级”产品、托管解决方案和支持服务,以应对大企业和专业投资者可能增长的需求。
政治认可
李在明的加密货币议程获得了广泛的政治支持。两大主要政党都承诺将合法化加密货币ETF,金融服务委员会计划在2025年底前批准现货比特币ETF和现货以太坊ETF。
政府还采取更广泛的措施支持加密货币企业,包括取消限制使加密货币公司能够享受税收优惠。
韩国投资者对这些政策进展反应热烈。Kakao银行在提交加密货币相关商标申请的次日股价上涨19.3%,KB金融集团在类似申请后股价上涨13.38%。
然而,李在明的加密货币战略也面临外部压力。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威胁实施高达50%的对等关税,这可能严重冲击韩国依赖出口的经济。
韩国加密货币政策的全球影响正受到国际社会的密切关注。如果取得成功,韩国模式可能会影响其他亚洲经济体的政策制定。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原文链接
免责声明: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币币情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