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 Network 的价格能否达到 10 美元?
对于数百万Pi 网络用户来说,2025年2月20日本应是某个重要时刻的开始。在经历了多年的手机按键之后,开放的主网终于到来,随之而来的是社区对10美元价格的狂热。
然而,拨开炒作的面纱,你会发现,现实的检验根植于确凿的数据和对该项目设计的严肃质疑。
Pi 的核心是基于恒星共识协议(Stellar Consensus Protocol)的某个版本运行的,该协议摒弃了比特币巨大的能耗。你的手机实际上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挖矿”;你只是在构建小型、可信的“安全圈”来帮助验证交易。
正是这种低投入的模式,让 Pi 成功实现了 1000 亿枚代币的最高供应量——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该计划将 80% 的代币分配给社区,用于奖励每日签到和拓展网络的人们。
实现 10 美元 PI 的最大障碍并非高深的技术,而是基本的算术。据报道,到 2025 年初,流通中的 PI 代币数量将达到 74 亿枚,要达到这一价格,市值必须达到 740 亿美元。这将使一个刚刚脱离封闭体系的项目瞬间跻身加密货币巨头之列,这是前所未有的壮举。随着数十亿美元的奖励陆续解锁,压力只会越来越大,这可能会导致市场泛滥,稀释价值。
主网启动、争议等等……
然而,开放主网的发布并没有带来预期的暴利。短暂飙升后,价格暴跌。事实上,一些报道称,由于早期入场者纷纷退出,比特币价格暴跌了84%。到2025年夏天,在少数几个列出比特币或其IOU的平台上,比特币的价格难以维持在50美分以上。
在撰写本文时也是如此,山寨币的价值从 2.80 美元跌至 0.41 美元。
Pi 网络一直以来,Blockchain 的运营都饱受争议。批评者指出,Blockchain 缺乏真正的透明度,核心团队牢牢控制着网络节点,并拖延了智能合约等功能的推出多年。其推荐系统对引入新用户奖励丰厚,因此经常被拿来与多层次营销作比较。
然后是大规模数据收集——数百万人为了完成强制性的KYC流程而提交了政府身份证和人脸扫描,这引发了严重的隐私危机。笼罩着这一切的是来自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等监管机构的威胁,他们可能不会将Pi视为一种公用事业,而是将其视为一种未注册的证券,从而引发一场法律噩梦。
Pi 最大的优势在于其庞大的社区,成员超过 6500 万人。如此庞大的用户群是大多数加密项目梦寐以求的,而像“PiFest”这样的项目正试图激发其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然而,这群庞大的社区同时也是 Pi 最大的负担。
每有一个坚信比特币的人死命坚持,就会有另一个早期用户手握一堆免费币,渴望套现。这会产生持续而巨大的抛售压力,可能使价格长期处于低位。
那么,PI 能达到 10 美元吗?这需要市场需求的奇迹、完美的执行力,以及大量的运气。这个项目需要证明自己不仅仅是一个热门应用。它需要成为一个真正有用的生态系统,让人们想要使用它。使用Pi,不只是卖它。
在此之前,10 美元的目标看起来不像是一个目标,而更像是加密货币狂野世界中的祈祷。
免责声明: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币币情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