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启动稳定币牌照制度,着眼于全球枢纽

却原来22 小时前
摘要
香港新的稳定币许可制度生效,随着香港争夺全球加密货币优势,相关规则将变得更加严格 。
币币情报道:

香港正式推出期待已久香港特区政府周四宣布,将对与法定货币挂钩的稳定币实施许可制度,加强对数字资产的监管,力求成为全球加密货币中心。

根据 8 月 1 日生效的新法律,任何希望向散户投资者发行或销售稳定币的公司必须首先获得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许可。

许可要求涵盖一系列合规领域,包括储备资产管理、票面价值赎回、客户资金隔离、反洗钱协议、信息披露以及运营商适当性测试。

稳定币制度的推出标志着香港更广泛的加密货币政策改革的最新篇章。过去几年,香港实施了交易所牌照框架,并出台了新的虚拟资产规则,力求重塑其作为中国与世界之间金融门户的地位。

这也是继美国之后。已通过《GENIUS法案》是其第一部联邦稳定币立法。

两种体制的对比显而易见。“关键的区别在于监管政府的架构,”Animoca Brands 联合创始人兼执行主席 Yat Siu 告诉解密“在香港,金管局是唯一的监管机构,这大大简化了事情,而在美国,由于联邦和州体系,监管是分层的。”

虽然这两个框架都要求 100% 的储备支持以确保赎回稳定性,但香港的规则已经生效,并提供多种货币范围,有可能使香港成为具有全球抱负的稳定币项目的更灵活的目的地。

正在崛起

尽管香港国内市场相对较小,但人们对稳定币的兴趣正在上升。

戴维·卡梅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Andy K.T. Lau 表示,客户越来越多地将稳定币视为投机工具,而不是潜在的支付渠道。

他说:“客户有兴趣探索稳定币如何促进线上和线下交易,而不仅仅是交易目的。”

他补充道:“我注意到客户对与稳定币发行商和支付平台建立合作关系的兴趣日益浓厚。我预计金融、零售和本地企业等各个领域都会出现新的应用。”

“我的许多客户都渴望抓住这些机会,我相信传统金融机构和数字资产平台之间的合作对于推动稳定币的采用至关重要。”

话虽如此,香港的消费支付格局已经饱和。走进任何一家商店,你都会看到Visa和Mastercard等卡的终端机、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等基于二维码的系统、八达通卡的机器,以及现金。考虑到这样的用户群体,稳定币预计短期内不会成为主流支付系统——至少不会作为未集成到现有系统中的独立产品。

相反,本地企业表示,真正的机会可能在于国际应用。香港的全球贸易地位使其在跨境汇款和商业支付方面具有优势,尤其是对于那些受困于缓慢的银行业务的公司而言。

其中,Gate Dubai 首席执行官、前 Gate HK 业务发展主管 Edwin Cheung 告诉解密中国大陆的企业对香港政权“充满热情”。

“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稳定币来利用这种稳定币制度,或者可以使用这种稳定币技术或区块链技术在其业务中使用自己的支付网络。”

尽管中国严格的加密货币法规不允许使用稳定币,但京东和支付宝等大型电子商务公司已经确认的他们正在探索在国际业务中使用稳定币。

更广泛的用例

张先生表示,他曾与一家旅游公司洽谈,该公司有意使用稳定币,以便更轻松地从其业务覆盖的不同国家/地区收取款项。他表示,在某些情况下,从世界各地的多家酒店和公司收取费用可能需要长达三十天的时间。

“时机是一方面(用途)。另一方面是他们没有当地银行账户,也没有铁路银行账户,无法向(例如)阿根廷或巴西的酒店收款,”他说。

他补充说,与几年前支付宝进入香港相比,大公司的采用可能会引起零售层面的更大兴趣。

他补充道:“大规模采用必须来自一家已经拥有生态系统、内置稳定币的大公司,并鼓励用户开始使用它——这将推动增长。”

尽管发展势头强劲,但成本和可及性方面的担忧依然存在。一些公司,例如支付公司Airwallex,已经完全拒绝了稳定币,称他们不认为这项技术能够解决国际转账的痛点。

香港的规则也有利于大型企业。根据现行规定,稳定币发行人必须拥有至少2500万港元的实缴股本,这一门槛可能会阻碍规模较小的创新者。

Chavanette Advisors 战略储备解决方案主管 Tiena Sekharan 表示:“为了鼓励创新,我们应该制定分级资本要求。”解密“以低于当前要求的资本金,应该可以实现较低的发行量。”

她还呼吁建立一种通行证机制,允许在美国、新加坡或欧盟等合规司法管辖区获得牌照的公司在香港运营,并减少繁琐的手续。“这将降低合规发行人的牌照成本,”她补充道。

免责声明: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币币情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