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NB储备上市公司WINT退市:“囤币策略”失效敲响行业警钟
原创|Odaily 星球日报(@OdailyChina)
作者|Wenser(@wenser 2010)
美股市场迎来一场意想不到的震荡——以“囤币策略”闻名的 BNB 储备上市公司 Windtree Therapeutics(股票代码:WINT)因股价长期低于 1 美元,于 8 月 21 日正式从纳斯达克退市并转入 OTC 市场交易。这一事件不仅标志着“囤币策略”的首次重大失灵,也引发了业界对上市公司加密资产配置有效性的广泛讨论。
受退市消息冲击,WINT 股价在当日暴跌 77.21%,最终收报 0.11 美元,较一年前超过 517 美元的高点已跌去超 99.98%。而与公司 2020 年上市初期高达 56.7 万美元/股的历史峰值相比,更是令人唏嘘不已。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该公司曾于 7 月宣布建立 BNB 战略储备,并一度刺激股价反弹至 1.28 美元,但面对持续低迷的市场表现以及更具竞争力的“BNB 财库公司”概念标的出现,Windtree 最终未能挽回颓势。
首家退市的“BNB 策略上市公司”引发行业反思
作为一家专注于呼吸系统疾病治疗的生物技术企业,Windtree Therapeutics 的核心业务涵盖急性肺损伤和心血管疾病的创新疗法研发,例如 istaroxime 和 aerosolized KL 4 surfactant。然而,公司旗下多个项目仍处于临床阶段,距离商业化遥遥无期。
最新财报数据显示,Windtree 在最近一个季度录得净亏损 1064 万美元,较前一季度的 404 万美元大幅扩大,凸显其财务压力。
为扭转局面,Windtree 曾试图通过布局 BNB 储备实现资产多样化。7 月 16 日,公司宣布与 Build and Build Corp. 签署了一项价值 6000 万美元的证券购买协议,未来认购金额可能增加至 2 亿美元,用于购入 BNB 作为财库储备。此举一度引发市场 FOMO 情绪,推动股价短暂上涨至 1.86 美元。
然而,随着币安系支持的 CEA Industries(后更名为 BNB Network Company,股票代码:BNC)强势入场,Windtree 的市场吸引力迅速被削弱。最终,其股价阴跌至 1 美元以下,触发纳斯达克强制退市规则。
纳斯达克规则生效,Windtree 难逃退市命运
根据 Nasdaq Listing Rule 5550(a)(2),若上市公司股价连续 30 个交易日低于 1 美元最低出价要求,纳斯达克有权启动退市程序。今年年初,纳斯达克曾给予 Windtree 180 天的宽限期以恢复合规,但公司未能如期达标,最终难逃退市结局。
“BNB 财库公司”正统之争:Windtree 成牺牲品
Windtree 退市的背后,是市场上“BNB 财库公司”生态位竞争的结果。7 月 28 日,CEA Industries 宣布完成 5 亿美元私募融资,并更名为“BNB Network Company”,股票代码变更为“BNC”。此轮融资吸引了包括 YZi Labs、Pantera Capital、Blockchain.com 等超过 140 家机构参与。
同时,BNC 还任命了前 Galaxy Digital 联合创始人 David Namdar 为首席执行官,以及前加州公务员退休基金(CalPERS)首席投资官 Russell Read 担任首席投资官,进一步巩固其市场地位。
相比之下,Windtree 因缺乏强大的生态支持和市场认可度,逐渐沦为竞争中的“弃子”。截至撰稿时,BNC 收盘价暂报 21.02 美元,市值达 8.95 亿美元;而 WINT 市值仅剩 315 万美元左右。
行业警示:囤币策略并非“万能钥匙”
Windtree 的退市事件表明,“囤币策略”并非适用于所有上市公司,其成功实施需要满足特定条件:
一是囤币对象首选 BTC。作为加密货币行业的“唯一真神”,BTC 的价值稳定且更易被市场接受,因而对股价的提振作用更具可持续性。
二是生态位竞争的独异性。资本市场中,“只知第一、不识第二”的现象普遍存在。选择除 BTC 外的代币作为储备资产,需考虑代币的大众认知度及项目方影响力。
三是真实业务支撑。拥有实际业务支撑的上市公司对抗风险的能力更强,无需过度依赖融资维持运营。
Windtree 的失败只是行业发展的缩影,随着更多“ETH 储备上市公司”登场,囤币策略的有效性或将面临更大考验。
免责声明: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币币情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