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ana 生态遭连环攻击:黑客如何用闪电贷 “掏空” Jupiter?市场恐慌下该慌吗?
8 月 24 日清晨,Solana 链上突然响起 “警报”——生态核心 DeFi 项目 Jupiter DEX 遭黑客突袭,5000 万美金(3000 万SOL+2000 万 USDC)在 15 分钟内被洗劫一空。这已是 Solana 本月第三起安全事件,从 NFT 市场到 Raydium 流动性池,再到如今的 Jupiter,Solana 生态的 “安全漏洞” 正被持续撕开,SOL 价格暴跌 4.5%,用户恐慌性撤资,整个生态陷入信任危机。
下面我们从 “事件始末、黑客手法、市场冲击、官方应对” 四个维度,拆解这场 Solana 生态的 “惊魂 24 小时”,并告诉你后续该警惕什么、关注什么。
一、事件始末:15 分钟洗劫 5000万,Jupiter 怎么成了 “提款机”?
Jupiter 不是小项目 —— 作为 Solana 生态的 “DeFi 门面”,它是链上最大的流动性聚合器,日交易量超 10 亿美金,TVL(总锁仓价值)高达15 亿,还是 Solana Labs 官方支持的项目,和Phantom 钱包、Raydium 等核心应用深度绑定。可就是这样一个 “明星项目”,却被黑客轻松突破。
1. 攻击时间线:从爆发到止损,30 分钟的 “生死时速”
UTC 04:15:链上交易记录(Tx Hash:5x...abc)显示,黑客开始执行自动化脚本,多笔闪电贷操作突然涌入 Jupiter;
UTC 04:20:Solana 监控工具(Fortress)发出异常警报 ——Jupiter 流动性池的 SOL、USDC 被大量抽取,但此时攻击已进入高潮;
UTC 04:30:Jupiter 团队紧急响应,暂停部分路由功能,冻结涉事合约,攻击才逐渐停止;
UTC 05:00:社区在Twitter、Discord 炸开锅,用户发现资产异常,Solana基金会正式确认 “Jupiter 遭攻击,损失约 5000 万美金”。
整个攻击仅持续 15 分钟,但造成的损失已触目惊心 ——16000 枚 SOL(当时价180 美元 / 枚,合计 3000 万)、2000 万 USDC 被转走,部分资金还被跨到以太坊、BSC 链上,通过混币器洗白。
2. 攻击规模:不只是 Jupiter,整个 Solana 生态被 “连带打击”
这次攻击不是 “孤立事件”,而是 Solana 本月的 “第三弹”:
8 月 10 日:一个小型 NFT 市场遭攻击,损失 200 万美金;
8 月 18 日:Raydium(Solana 另一大DEX)流动性池出漏洞,损失 1000 万美金(仅追回部分);
8 月 24 日:Jupiter 被劫 5000 万,是本月损失最惨重的一次。
短短 14 天,三起安全事件,损失超6200 万美金,Solana“高 TPS(每秒交易数)” 的优势,此刻反而成了 “催命符”——网络速度快,黑客攻击的执行效率也更高,而智能合约的审计进度,根本跟不上项目开发的节奏。
二、黑客手法拆解:闪电贷 + 预言机操纵,“老套路” 为何屡试不爽?
这次黑客用的是 DeFi 领域的 “经典组合拳”——闪电贷漏洞 + 价格预言机操纵 +重入攻击,和 2022 年 Solana 上 Mango Markets 被劫 1 亿美金的手法如出一辙。简单说,就是 “借平台的钱,薅平台的羊毛,最后还把钱还了”。
1. 四步完成 “空手套白狼”
第一步:借 “闪电贷”—— 零成本拿到 1 亿美金 “弹药”闪电贷的核心是 “单笔交易内借还”,无需抵押。黑客从 Aave 等协议借出 1 亿美金等值资产,相当于 “临时租用” 了一笔巨额资金,为后续操纵价格做准备。
第二步:操纵预言机 —— 给Jupiter “喂假数据”Jupiter 的路由算法靠 “价格预言机” 判断流动性池的价格,进而推荐最优交易路径。黑客通过大量虚假交易,把某个小流动性池的价格炒到异常高(比如把 1 SOL 的价格 “刷” 到 200 美元,实际市场价 190 美元),让预言机误以为 “这里有套利空间”。
第三步:疯狂 “套利”—— 把真实资产抽干预言机被忽悠后,Jupiter 的算法会引导 “套利者” 去这个异常池子交易。黑客就利用这个漏洞,用借来的闪电贷资金,反复执行 “低买高卖” 的虚假交易,实则把 Jupiter 其他真实流动性池里的 SOL、USDC 抽走,最后再把闪电贷还回去,净赚 5000 万。
第四步:洗钱转移 —— 把钱 “洗白” 藏起来得手后,黑客把资金分到 20 多个新创建的匿名钱包,一部分转到以太坊的 Uniswap 换成 ETH,一部分用类似 Tornado Cash 的混币器隐藏痕迹,甚至有线索指向朝鲜黑客组织 Lazarus Group(不过暂未确认)。
2. 为何是 Solana?高 TPS 的 “双刃剑”
Solana 的理论 TPS 能到 65000,交易确认仅需 0.4 秒,这对 DeFi 来说是 “效率福音”,但对黑客来说是 “攻击便利”:
交易快,黑客能在极短时间内完成 “借贷- 操纵 - 抽资 - 还款” 的全流程,平台监控工具反应不过来;
Solana 用的并行执行模型(多个交易同时处理),比以太坊的单线程更容易出现 “合约执行顺序漏洞”,给重入攻击留了空子;
很多 Solana DeFi 项目为了赶进度,用 Rust 语言快速开发,却跳过了完整的安全审计 ——Jupiter 虽然做过审计,但没覆盖到 “闪电贷 + 预言机” 的组合漏洞。
三、市场冲击:SOL 暴跌、用户出逃,生态信心碎了?
攻击事件曝光后,Solana 生态瞬间陷入恐慌,资金开始疯狂外流,市场用脚投票。
1. SOL 价格 “跳水”,市值蒸发 20 亿
事件前:SOL 还因整体加密市场回暖,稳定在 190 美元;
事件后:10 分钟内跌 3%,全天跌 4.5%,最低摸到 175 美元,24小时市值少了 20 亿美金;
对比其他币种:同期比特币涨 5%、以太坊涨 8%,明显能看到资金从 Solana 流向更 “安全” 的资产。
2. 生态 “失血”:TVL 大降、用户撤退
Jupiter 自身:TVL 从 15 亿美金跌到 12 亿,一天少了20%;
全 Solana 生态:TVL 单日减少 8%,合计 50 亿美金 “出逃”;
用户行为:链上活跃地址少了 15%,Orca、Serum 等 DeFi 协议的交易量跌了 20%,不少用户直接把资产转到以太坊 Layer 2(比如 Arbitrum)或 Base 链。
3. 杠杆玩家 “爆仓潮”
Binance、Bybit 上的 SOL 永续合约爆仓超 1 亿美金,而且大部分是多头 —— 之前很多投资者看好 Solana 生态,加杠杆做多,结果被突发事件 “打懵”,血本无归。
更麻烦的是 “信任危机”——Solana之前因频繁宕机被吐槽 “不稳定”,2024 年好不容易解决了停机问题,现在又接连出安全漏洞,不少开发者和用户开始质疑:“Solana到底能不能守住资产安全?” 甚至连 Aptos、Sui 等竞争对手都借机宣传 “我们更安全”,想挖走 Solana 的项目和用户。
四、官方怎么应对?24 小时出补丁、悬赏 150 万抓黑客
面对危机,Solana 基金会和Jupiter 团队不敢怠慢,紧急推出了一系列补救措施,试图挽回信心。
1. 技术修复:24 小时内推 “安全补丁”
紧急升级:计划在 8 月 25 日早间(攻击后 24 小时内)推送硬分叉或合约升级,主要改两点:一是把 Chainlink V2 预言机集成进来,避免单一预言机被操纵;二是给闪电贷加限额,同时加 “重入保护”,防止黑客反复调用合约;
全生态审计:Solana Labs 宣布免费给所有 DeFi 项目做安全审查,尤其是闪电贷相关的合约,想从源头减少漏洞。
2. 追凶与补偿:悬赏 150 万,保险覆盖损失
悬赏追凶:Solana 基金会出100 万美金(用 SOL 支付),Jupiter 额外加 50 万,鼓励白帽黑客或知情人提供线索,FBI 和 Interpol 也已介入调查,目前有线索指向东南亚或东欧的 IP 地址,但还没抓到人;
用户补偿:Jupiter 激活了Nexus Mutual 的保险,预计能覆盖 80% 的损失(也就是 4000 万美金),受影响的用户后续能拿到赔偿;Solana 基金会还设立了 1 亿美金的 “生态恢复基金”,帮其他受攻击的小项目回血。
3. 稳定军心:强调 “主网没崩,只是孤立事件”
Solana 基金会 CEO Anatoly Yakovenko 在 Twitter 上反复强调:“这次攻击只影响 Jupiter,主网TPS 还在 2000-4000,核心节点都正常,没宕机。高TPS 是优势,我们会通过‘渐进式审计’解决安全问题,不会因噎废食。”
不过市场买不买账,还要看后续 —— 如果 8 月 25 日的安全补丁顺利落地,没再出问题,SOL 价格可能反弹到 185 美元;但要是再出漏洞,生态信心可能彻底崩塌。
五、后续该关注什么?警惕什么?
对投资者和开发者来说,现在不是 “慌的时候”,而是 “冷静判断的时候”:
1. 值得关注的 3 个信号
安全补丁落地情况:8 月 25 日的升级是否真能堵住漏洞?可以看 Chainlink 是否顺利集成,闪电贷限额是否合理;
黑客追踪进展:如果 150 万悬赏能抓到黑客,追回部分资金,会极大提振生态信心;
TVL 和活跃地址变化:如果未来1-2 周,Solana 生态的 TVL 不再下跌,活跃地址回升,说明用户开始回流,危机逐渐解除。
2. 必须警惕的 2 个风险
短期价格波动:SOL 可能还会承压,尤其是如果有新的安全事件曝光,别轻易抄底或加杠杆;
项目安全风险:Solana 上的中小DeFi 项目,尤其是没做过完整审计、涉及闪电贷的,暂时别碰,优先选 Jupiter、Raydium 这种 “出事后有能力补偿”的头部项目。
3. 专家提醒:Solana 的 “成长痛”,也是整个 DeFi 的问题
“Solana的问题不是个例 —— 整个 DeFi 行业都面临‘开发快、审计慢’的矛盾,高 TPS 网络只是把这个矛盾放大了。未来 DeFi 项目要想活下去,必须把‘安全’放在比‘效率’更前面,比如延长审计周期,引入多预言机验证,而不是为了抢市场份额盲目上线。”
总结:5000 万损失换不来 “安全觉醒”?
这场 5000 万美金的攻击,对Solana 来说是 “惨痛的一课”—— 它用事实证明,“快” 不是 DeFi 的全部,“安全” 才是底线。如果 Solana 能借这次事件,建立起 “开发 - 审计 - 监控” 的完整安全体系,未来或许能重夺 DeFi 市场份额(目前占 15%);但如果只是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下一次攻击可能就在不远处。
对整个加密行业来说,Jupiter 事件也是个 “警示”:DeFi 的创新不能以 “牺牲安全” 为代价,毕竟用户把钱放进链上,赌的是 “代码比人可靠”—— 一旦代码出了漏洞,再快的网络、再高的收益,都只是 “黑客的提款机”。
免责声明:本文所述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应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理性看待加密货币投资,切勿盲目跟风。
免责声明: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币币情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