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股模式的隐忧:从退市到卖币,财库策略能否持续?

数字货币趋势狂人3 小时前

在本轮加密货币牛市中,「山寨币微策略」成为市场的主要驱动力。SBET、BMNR 等以太坊财库公司通过持续买入,将 ETH 的价格从 5 月初的 1800 美元一路推高至 4700 美元,涨幅超过 160%。同时,SOL、BNB、HYPE 等主流山寨币也涌现出一批以财库增持为核心叙事的公司,进一步放大了市场的上涨预期。

币股模式的隐忧:从退市到卖币,财库策略能否持续?

然而,随着这一模式的扩展,风险信号逐步浮现。近期,BNB 财库公司 Wint 面临退市风险,Hype 财库公司 LGHL 被曝卖币风波,引发了市场对「财库策略」可持续性的质疑。本文将深入探讨这种以集中买入为核心的玩法暗藏的风险,以及投资者需要关注的关键问题。

公司博弈:资本只会选择少数赢家

这场「财库公司」的竞争,堪称一场残酷的市场淘汰赛。

Windtree Therapeutics(WINT)因基本面薄弱和股价低迷,于 8 月 19 日收到纳斯达克退市通知。消息公布后,WINT 股价连续暴跌,单日重挫 77.21%,现价仅剩 0.13 美元,较消息公布后的 1.58 美元累计跌幅高达 91.7%。对于一家尚未实现商业化的小型生物制药企业来说,退市几乎意味着被市场彻底边缘化。

币股模式的隐忧:从退市到卖币,财库策略能否持续?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BNB Network Company(BNC)。在 YZi Labs 的支持下,BNC 完成了 5 亿美元的私募融资,参投机构多达 140 家,包括 Pantera Capital、Arrington Capital 等一线资本。公司还邀请 Galaxy Digital 前联合创始人 David Namdar 出任 CEO,并由前 CalPERS 首席投资官 Russell Read 掌舵投资决策,迅速跃升为「BNB 正统财库公司」。

数据显示,BNC 股价昨日上涨 9.47%,现价 23.01 美元,进一步巩固了其在「BNB 财库公司」赛道的领先地位。资本的选择已然给出答案:WINT 成了「弃子」,而 BNC 则成为新的市场旗手。

卖币隐忧:战略储备不等于永远持有

如果说比特币的牛市有 Michael Saylor 的信仰加持,那么山寨币的「财库牛」则显得更现实。Saylor 一直宣称 MicroStrategy「永远不会出售」其比特币,但山寨币财库公司从未做出类似承诺,这让市场对其稳定性始终心存隐忧。

最近,HYPE 财库公司 Lion Group Holding Ltd. 被监测到卖出了价值 50 万美元的 HYPE 代币。尽管卖出规模较小,但在 6 亿美元融资背景下,这一举动仍让外界对其资产配置逻辑产生猜测:这到底是战术上的多元化调整,还是对近期市场下跌的避险反应?

类似的例子并不鲜见。美图公司在 BTC 突破 10 万美元时套现获利约 7,963 万美元,说明所谓的「战略储备」完全可能转化为获利了结的工具。

mNAV 飞轮:无限子弹还是双刃剑?

财库公司的融资飞轮建立在 mNAV 机制上,其本质是一种反身性的飞轮逻辑。当股价 P 高于每股净资产 NAV(即 mNAV > 1)时,公司能够持续募资并投入数字资产,推动股价走高。然而,mNAV 是一把双刃剑。一旦 mNAV 收敛到 1 或跌破 1,市场从「增厚逻辑」切换为「稀释逻辑」,可能引发市值和信心的双杀。

币股模式的隐忧:从退市到卖币,财库策略能否持续?

如何规避 DAT 财库模式的潜在风险?

优先选择「屯 BTC」的公司

比特币作为全球唯一被广泛接受的去中心化数字黄金,其价值共识几乎是无可替代的。对于投资者而言,选择那些「BTC 财库公司」往往比单纯模仿山寨币财库逻辑的公司更稳健。

关注竞争关系,优选龙头标的

资本市场生态位竞争极其残酷。尤其在财库策略这种叙事驱动的模式中,市场往往「只知第一、不识第二」。投资者应重点关注「龙头效应」,选择第一名的公司。

关注公司基本面

DAT 模式的核心问题之一,在于许多财库公司本身是「壳公司」,主营业务早已停滞。投资者在选择标的时,必须关注公司现金流、买入成本、仓位比例、融资用途和偿债能力等关键指标。

总结

财库策略无疑为本轮牛市注入了强劲的燃料,但越是看似「无限子弹」的模式,越要警惕背后的泡沫与隐忧。对于投资者而言,当前行情固然值得乐观,但也必须保持冷静与审慎。唯有在喧嚣中保持理性,才能在下一次泡沫退潮时屹立不倒。

免责声明: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币币情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