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四年烧掉450亿美元追逐元宇宙梦想,未来路在何方?
扎克伯格在2021年发布的《创始人的信》中说道:“下一个平台将更具沉浸式——一个你置身其中,而不仅仅是看着它的互联网体验。我们称之为元宇宙,它将触及我们开发的每一款产品。”
然而,四年过去,根据Meta内部人士的透露,到2025年初,Meta的元宇宙项目已成为一个财务黑洞,累计亏损高达450亿美元。这一数字几乎等于社交媒体竞争对手Snap和Pinterest的市值总和,也接近埃隆·马斯克收购Twitter时支付的金额。更糟的是,扎克伯格在去年的财报中警告称,这些亏损还将“显著增加”,但他没有说明这具体意味着什么。
内部混乱、缺乏胜任力的管理层以及不明确的战略,被认为是巨额亏损的重要原因。Yahoo Finance在采访了十多位曾在Reality Labs(Meta元宇宙业务部门)任职的高级员工后总结道。他们形容这个部门“混乱且缺乏组织”。频繁的管理层更替和人事调整带来了持续的混乱,许多被调任的管理者来自Meta的其他业务部门,却缺乏增强现实(AR)和虚拟现实(VR)方面的专业知识。
根据Meta财务数据披露的具体亏损情况显示:2020年亏损超60亿美元,2021年100亿,2022年130亿,2023年更是达到160亿美元。而仅在2024年第一季度,Reality Labs就亏损了38亿美元,直接吞噬了该部门2022与2023年全部营收的总和。
如此严重的亏损让外界开始质疑元宇宙的价值与发展前景。纵观元宇宙的发展历程,从2021年的爆火到如今的趋于平静,元宇宙呈现出“流星划过夜空”的状态。在其最闪耀的时刻,国内对元宇宙的建设已被写入国家及多数省市的中长期发展规划。
例如,2023年工信部等5部门联合印发《元宇宙产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2022年浙江省发布《浙江省元宇宙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同年成都市发布《成都市培育元宇宙产业行动方案(2022—2025年)》;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修订形成了《上海市培育“元宇宙”新赛道行动方案(2022-2025年)》。
尽管元宇宙行业目前面临亏损,并且关注度较高峰时期大幅减少,但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仍定义元宇宙为“未来虚拟世界与现实社会相交互的重要平台”,强调其长远价值与重要性。
1. 元宇宙重构数字体验的“沉浸式入口”
元宇宙所依赖的沉浸式技术涵盖AIGC、空间计算、新型显示、多模感知交互等关键能力,目标是降低虚拟场景构建门槛、提升内容灵活性和真实感。这意味着用户将不再是“看屏幕的人”,而是“身临其境的参与者”;内容的生产与交互将高度智能化和感知化;数字世界的构建将趋于实时化、个性化、低成本与高保真。
在手机为代表的2D平面世界之后,或将是3D可实时感知和互动的元宇宙。元宇宙可能是下一代互联网平台,构成“沉浸式数字体验”的基础设施。
2. 元宇宙打造去中心化数字生态的“价值信任层”
元宇宙不会由中心化巨头控制,或将通过布局Web3及新型区块链体系,构建去中心化或多中心化的组织规则与可信的价值网络,形成基于智能合约的自动化协作机制;实现数据和资产的个人所有权归属;建立开放中立、可验证的网络运行方式。
尤其是通过建设Web3网络操作系统与可扩展、安全可控的链上架构,为大规模虚拟经济与数字资产交易打下基础。届时,元宇宙将承载新型数字经济秩序,成为“可信数字社会”的底层制度基础。
结语
Meta的元宇宙业务亏损,还与其产品销量疲软、未能获得主流市场的认可有关。但回顾每一代科技的发展进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也看到元宇宙细分领域——穿戴式设备AR/VR领域,在最近两年重新受到关注,获得了不少投融资和市场聚焦。
如何在行业发展初期满足市场需求,解决切实问题,决定了元宇宙的第一步是否走得踏实。
免责声明: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币币情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