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Gemini 和 Elon Musk 的 Grok 在生成式 AI 领域掀起新竞争浪潮

区块链大本营10 小时前
摘要
根据最新排名,ChatGPT 仍然处于领先地位,但随着人工智能生态系统的成熟,谷歌的 Gemini 和埃隆·马斯克的 Grok 正在逐渐逼近 。
币币情报道:

一年多来,OpenAI 的 ChatGPT 始终是消费级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头羊。然而,根据风险投资巨头安德森·霍洛维茨发布的最新报告《“百佳人工智能消费应用”》,分析两年半的人工智能使用数据后发现,挑战者们正在逐步缩小与 ChatGPT 的差距。

谷歌的双子座(Gemini)以及伊隆·马斯克旗下的格罗克(Grok)在排名中持续攀升,预示着竞争对手正逐步威胁 OpenAI 的市场主导地位。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生态系统展现出趋于稳定的迹象。网页端榜单新增了11个应用,较2025年3月的17个有所减少,这表明应用流失率正在下降。而移动端新增了14个应用,部分原因是应用商店对“ChatGPT 山寨应用”的打击,为更多原创应用提供了发展空间。

然而,这份报告与 SimilarWeb 在6月份的分析结果存在差异,后者显示OpenAI 的 GPT 正在扩大其网络影响力,每月访问量达到约55亿次。

重要结论

这种变化可以归因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快速演变。谷歌在本次报告中表现突出,共有四款产品首次进入网络榜单。其中,通用法学硕士助手 Gemini 目前在网络榜单上排名第二,占据了 ChatGPT 网络流量的约12%。

其他值得关注的谷歌产品包括 AI Studio(面向开发者,位列网页应用前十)和 NotebookLM(网页应用排名第十三),这些产品均实现了稳步增长。在移动端,Gemini 同样位居第二,Android 用户的使用率极高(占其月活跃用户总数的近90%)。

尽管 ChatGPT 在通用法学硕士助手领域仍保持领先地位,但 Google、xAI 和 Meta 正在迅速缩小差距。

X 的 Grok 从2024年底零移动应用跃升至拥有2000万月活跃用户,在网页端排名第四,在移动端排名第二十三。这一增长得益于 Grok 4 的发布——该版本改进了推理能力、实时搜索和工具集成——以及引入了 AI 伴侣头像。相比之下,Meta AI 的增长较为平缓,在网页端排名第四十六,未能达到移动端的门槛。

此外,中国的人工智能应用正在全球范围内崭露头角。服务于中国市场的三家公司——夸克(网页排名第9,移动排名第47)、豆宝(网页排名第12,移动排名第4)和 Kimi(网页排名第17)——跻身网页排名前20,主要得益于中国作为最大的市场以及对非中国法学硕士(LLM)的限制。

中国的视频模式尤其显示出优势,可能得益于更注重研究且知识产权监管较少。此外,网页应用榜单中的很大一部分以及排名前50的移动应用中的22款(尤其是在照片/视频编辑领域,美图贡献了5款)都是中国开发并已“出口”到全球的应用。

另一个亮点是“Vibe 编程”平台,这类平台正在创造强劲的用户参与度和收入留存率。Lovable 和 Replit 首次入选主榜单,而此前的新人 Bolt 则荣登“边缘榜单”。这些平台也为其他 AI 产品和 Supabase 等基础设施提供商带来了流量增长。

安德森·霍洛维茨基金发布的第五版报告继续评选“全明星”,14家公司连续五年荣登网络50强榜单,荣获“全明星”称号。这些公司涵盖通用辅助(如 ChatGPT、Perplexity、Poe)、陪伴服务(如 Character AI)、图像生成(如 Midjourney、Leonardo)、编辑服务(如 Veed、Cutout)、语音生成(如 Eleven Labs)、生产力服务(如 Photoroom、Gamma、Quillbot)以及模型托管服务(如 Civitai、HuggingFace)。这些全明星公司主要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中国和法国。

最后,为了追踪边缘领域的发展势头,安德森·霍洛维茨基金发布了一份“边缘榜单”,列出了五家最接近突破的网页应用和五家移动应用。在上一轮榜单中,有三家“差点”成功:Lovable(网页应用排名第22)、PolyBuzz 和 Pixverse。信息很明确:今天的“差点”可能就是明天的“突破”。

底线

尽管 ChatGPT 依然领先,但 Gemini 和 Grok 的崛起证明,这场竞争已不再是单方面的较量。正如安德森·霍洛维茨基金的百强榜单所示,消费级 AI 生态系统正在发展壮大,但其变化从未停止。巨头们或许正在缩小差距,但下一个重大突破可能仍来自“边缘”。

免责声明: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币币情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