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布局区块链:从搜索巨头到金融基础设施的革新者
在20世纪90年代末,互联网还处于萌芽阶段,接入网络需要依赖拨号音,但这项技术已经开始改变日常生活。那时,搜索引擎虽已存在,却显得杂乱无章。雅虎像是电话黄页的翻版,AltaVista 和 Lycos 则输出冗长的链接列表,虽然快速,却缺乏条理。
随后,一个带有简洁搜索框和两个按钮的白色页面出现了——「Google 搜索」和「手气不错」。用户尝试一次后便再也离不开它。
这是谷歌的第一个「魔法」时刻。「Google」这个词从此成为搜索行为的代名词。当你忘记某个物理学理论时,你会说「谷歌一下吧!」;想学打领带,也会说「谷歌一下怎么做」。
一夜之间,检索信息、寻找商家、甚至学习编程都变得轻松自然。
这家公司后来在 Gmail、Android 和云服务领域复制了这一策略,每次都把混乱的技术变成简单且可靠的基础设施。
如今,谷歌正在尝试一件看似矛盾的事情:在一种曾被设想用来取代科技巨头的创新——区块链——上进行构建。凭借其原生的一层区块链,这家科技巨头希望在价值流动领域复制其在信息领域的成就。
通过 Google Cloud Universal Ledger(GCUL),谷歌计划为金融机构提供一个「高效、可信中立且支持基于 Python 的智能合约」的内部一层区块链。
据谷歌 Web3 战略负责人里奇·威尔曼(Rich Widmann)透露,像 CME Group 这样的全球领先的衍生品市场已经开始利用这条链探索代币化和支付。
为什么选择现在构建内部区块链?
因为现有的资金管道需要修复。
2024 年,稳定币的调整后交易量超过 5 万亿美元,超过了 PayPal 的 1.68 万亿美元年度交易量,仅次于 Visa 的年度支付量(13.2 万亿美元)。然而,跨境支付仍然需要数天才能结算,成本高达两位数百分比,并依赖于过时的系统。
《经济学人》指出,如果不加以改变,到 2030 年,结算效率低下的问题预计每年将造成 2.8 万亿美元的损失。
谷歌希望通过 GCUL 解决这些问题。稳定币只是起点,真正的目标是将更广泛的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并在开放的基础设施上构建可编程的金融应用。
谁会使用它?
GCUL 是一条许可链,所有参与者必须通过 KYC 验证。其智能合约以 Python 编写,这是一门金融工程师熟悉的语言。访问只需通过一个 API,该 API 已集成到 Google Cloud 的现有服务中。
尽管谷歌宣称其账本是「中立基础设施」,业界仍对此持怀疑态度。毕竟,这是一家通过集中控制数据建立帝国的公司。
那么,谷歌的独特之处在哪里?威尔曼认为,谷歌将成为其他金融公司赖以发展的平台。「Tether 不会使用 Circle 的区块链,Adyen 可能也不会使用 Stripe 的。但任何金融机构都可以与 GCUL 合作。」
Stripe 的 Tempo 更倾向于 Stripe 的商家,Circle 的 Arc 围绕 USDC 构建。而谷歌没有竞争的支付或稳定币业务,因此可以可靠地提供其他公司愿意采用的方案。
谷歌并不是第一个尝试的企业。Meta(前身为 Facebook)的 Libra 项目最终失败,R3 的 Corda 和 IBM 的 Hyperledger Fabric 也未能实现大规模扩展。
教训是,如果每个人都认为一家公司控制了协议,网络就会失败。这也是笼罩在谷歌头上的阴影。
然而,GCUL 的第一个合作伙伴——CME 集团——为我们提供了方向的线索。如果 Universal Ledger 能处理全球最大衍生品交易所的日常资金流,其规模的吸引力将为更广泛的采用提供理由。
对于散户用户来说,这种影响可能更为微妙。你不会直接登录 GCUL 应用,但仍会感受到它的存在。那些需要几天才能到账的退款、卡住的国际转账等问题可能会悄无声息地消失。
此外,GCUL 可能会扩展到日常产品。例如,只需支付几美分即可跳过 YouTube 广告,或者实时流式支付云存储费用。广告补贴的互联网可能会悄然转向按次付费模式,让用户拥有更多选择。
如果 GCUL 成功,谷歌的收入模式可能从几乎完全依赖广告转变为更灵活的、以交易为主导的模式。
当然,去中心化与中心化的争论仍将持续。
目前,谷歌的 GCUL 仍在测试网上,CME 已经加入,其他合作伙伴也在积极争取。谷歌计划在 2026 年进行更广泛的推广。
谷歌的目标是将资金流动变成像在搜索框中输入文字一样无聊、可靠且无形的基础设施。
故事始于一个空白页面和一个搜索框,它的下一章可能是一个无人看见却人人在用的账本。
免责声明: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币币情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