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股联动:Web3项目探索合规与资本新路径
过去一年,越来越多的Web3项目开始尝试进入传统金融市场。不同于传统的IPO模式,这些项目选择通过借壳、并购等资本捷径实现快速对接资本市场。例如,Conflux通过港股上市公司领航医药注入核心资产,Tron借壳纳斯达克小市值公司SRM Entertainment并更名为“Tron Inc.”,Sui则推动美股公司配置巨额SUI代币作为财库管理的一部分。这一轮币圈项目的“股市路径”引发了广泛关注。
所谓“币股联动”,本质上是Web3项目借助传统资本市场完成一种新的估值兑现方式。在代币市场热度上升的同时,股票市场也因区块链题材讲出了新故事。在项目方、上市公司和二级市场资金三方的共振下,短期内币价与股价往往同步暴涨。以Tron为例,借壳消息发布后,SRM股价三日内上涨超过300%,而TRX代币也在消息刺激下创下年内高点。
然而,币股联动并非单纯的资本运作游戏。从项目方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现实的选择。随着Web3行业逐步进入“合规时代”,项目不仅需要技术实力和生态建设,还需要法律身份和融资能力的支持。借壳上市意味着获得一个被监管认可的“壳”,从而在法律结构上完成对传统市场的对接;同时也为融资打开了更大空间,包括股权融资、债券融资以及财务报表上的代币储备等传统工具的重新启用。
Conflux是一个典型例子。通过港股壳公司注入核心区块链资产,既是对合规落地的尝试,也是在香港“Web3友好政策”窗口下的一次博弈。相比之下,Tron的做法更为激进,在SEC暂停对创始人诉讼的空档期完成借壳,并申请10亿美元融资用于增持TRX。与此同时,Sui则另辟蹊径——直接注资入股,由Sui基金会及其早期投资方共同出资,场外从Sui基金会手中购买了超过7600万枚SUI代币,推动上市公司直接持币,完成了合法的“上市+持币”闭环。
值得注意的是,这类联动模式正从头部公链扩展到更多中小项目和传统上市公司。一方面,项目方寻求更稳定的身份和更多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许多主营业务乏力的公司也在积极讲述区块链、AI、Web3的故事,寻找新的估值锚点。香港市场和美股市场都开始出现密集的此类合作消息。
但理性来看,币股联动更像是一种结构性的市场试验。它的成功不仅体现在股价上涨和融资到账,更在于项目是否能真正用好这套传统资本工具,走向商业可持续的合规路径。如果仅仅通过壳公司推高币价,最终仍会被市场看穿。
对于监管机构而言,这也是观察Web3行业合规化进程的新窗口。尽管借壳避开了部分监管门槛,但一旦涉及公众融资、重大信息披露、代币财务报表计价等问题,新的监管讨论迟早会到来。而如何平衡好创新与合规,或许正是这一轮Web3行业‘进城’的核心议题。
免责声明: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币币情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