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提出新概念:比特币理论上可实现地球至火星转账

哔哔News8 小时前
币币情报道:

现有技术已为比特币(BTC)在三分钟内从地球发送到火星提供了可能,只要有接收方即可实现。

上月末,科技企业家Jose E. Puente与同事Carlos Puente发布白皮书,首次提出“过境证明时间戳(Proof-of-Transit Timestamp,PoTT)”概念。据他对Cointelegraph表示,这正是比特币(BTC)实现星际传输所需的最后一环。

该概念设想,未来比特币(BTC)用户希望向火星发送付款时,交易可以通过不同的中转站点跳转,例如地面天线、卫星,甚至月球附近的中继站。

每经过一站,交易都会被“盖章”,然后继续传递,直至到达目的地。

据Puente在接受Cointelegraph采访时指出,PoTT是比特币(BTC)及闪电网络(Lightning Network)上的“收据层(Receipt Layer)”,并利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马斯克的星链或其他卫星服务商搭建的光学链路。

“技术基本已准备就绪。一旦地球和火星之间建立起稳定链路,PoTT便可运行其上,使比特币(BTC)成为首个可在行星间无障碍运行的货币。”他说道。

“通过模拟火星级别延迟,我们现在就能做一次完整的端到端演示。”
美国宇航局的探测器最近在火星上发现了一些可能是过去生命证据的岩石。来源:NASA Mars

据Puente表示,运行后,比特币(BTC)通过闪电网络转账最快三分钟即可抵达火星,最慢则为22分钟。

对于每26个月左右会发生一次、持续两周的火星通信中断期,据Puente表示,可以通过“使用中继卫星有意绕开太阳”来规避中断。

据Puente解释,PoTT与普通比特币(BTC)时间戳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其可扩展至外太空及更远。

“想象在2050年,你从地球向火星的朋友汇款以帮助支付房租。由于行星之间距离遥远,消息必须经过多个中转站。”

“每到一站,站点都会为消息盖上到达和离开的时间戳,就像护照在每个边境口岸被盖章一样。消息最终到达火星时,所有时间戳清晰记录了路径和每次转移的时间。”

据Puente称,PoTT目前已经可以进行测试。

比特币已经进入外太空

这一概念建立在Blockstream于2018年12月的实践基础上,当时该公司通过五颗卫星实现了比特币(BTC)在外太空的交易。2020年8月,Spacechain宣称在国际空间站完成了首笔比特币(BTC)交易,展示了比特币(BTC)可在地球外接收。

当然,要在火星上实现比特币(BTC)交易,仍需有人类或人工智能作为接收方,这尚未实现。目前仅有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及其他机构的着陆器、轨道器和探测车探索过火星。

火星还需要有人愿意接受比特币(BTC)。由Jeff Bezos创立的Blue Origin上月开始接受包括比特币(BTC)、以太坊(ETH)、索拉纳(SOL)、稳定币泰达币(USDT)和USDC在内的加密货币,但目前仅到达距离地球约100公里的卡门线。

马斯克同样认为需要标准货币

马斯克的SpaceX计划在2026年底前抵达火星,长期目标是在火星建立自给自足的城市。

与Puente的观点一致,马斯克也认为地球与火星之间的交易需要一种标准货币。他此前曾对比特币(BTC)10分钟出块时间表示担忧,Puente指出,这正是闪电网络(Lightning Network)可发挥作用之处。

“PoTT配合闪电网络(Lightning Network)为马斯克所要求的实用性提供了解决方案:本地速度与全球结算能力适用于行星间转账。”

马斯克去年1月最初否定比特币(BTC)作为解决方案,最终同意通过闪电网络(Lightning Network)实现星际支付更为可行。

图示PoTT如何促进从地球到火星的比特币交易。来源:arXiv

据Puente表示:“如果我们认真对待多行星文明,就需要一个开放且中立的货币基础,不依赖任何公司、政府或地面站。”他认为比特币(BTC)是最适合的星际货币。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专注于比特币作为共享标准,并设计PoTT作为一种实用的方法,在保持问责制和个人代理的同时跨越广阔的距离移动价值。”

PoTT为所有行星而建

Puente指出,PoTT在设计时就考虑到能够跨恒星宜居带适用,即其生成的“交易凭证”可用于月球或其他行星的交易。

据他表示,之所以将研究聚焦于地球与火星,是因为这是最清晰的近期案例。

相关推荐:美国国会要求财政部就战略比特币(BTC)储备细节出具报告

免责声明: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币币情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