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生态的未来属于原生企业

精英见识1天前

在最近聆听一位科技博主分享关于人工智能企业的观点时,他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看法:

每当新技术出现时,企业通常分为两类:科技增强型和科技颠覆型。

科技增强型企业利用新技术优化现有商业模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尽管它们在新技术初期可能表现亮眼,但其固有的思维惯性往往限制了真正的新模式和新场景的创造。

而科技颠覆型企业则完全不同。它们诞生于新时代,没有历史包袱,能够创造出全新的模式和场景,并具备颠覆性增长的潜力。

这一观点让我深感认同。

如今的美股市场正是这一现象的典型案例。

一些软件时代的老牌公司(如微软、甲骨文)和互联网时代的巨头(如META、亚马逊、谷歌)都在积极布局人工智能领域,并投入巨资抢占技术制高点。这些努力也带来了显著的财务数据和股价上涨。

在普通投资者眼中,这些公司似乎已成功过渡到AI时代,成为引领AI未来趋势的重要角色。

然而,一些在我看来更接近原生AI的企业(如英伟达、特斯拉、OpenAI、Anthropic等),除了英伟达外,其他企业要么业务尚未成熟,要么尚未上市。

与前辈相比,它们的光环显然稍显暗淡。

rILFgROEE1Ity9ohcp1oTQXKfIb9QcxMwvBoaNMj.png

但我坚信,在不久的将来,原生AI企业中一定会涌现出颠覆性的力量,将那些传统巨头挤出市值前十的榜单。

观察到人工智能领域的这一现象后,我不禁联想到加密生态。

今年以来,尤其是近几个月,加密生态的声音几乎被华尔街的传统金融机构垄断。

他们为这个生态注入了巨大的流量,也为比特币和以太坊提供了强劲的价格支撑。与此同时,他们似乎制造了一种错觉:

加密生态的未来在于他们,加密生态的趋势由他们定义。

然而,在我看来,这些机构并不像加密生态的原生企业。它们只是借助加密技术扩展了原有的商业版图,或将加密技术包装进现有的商业模式和业务场景中。

它们并未实现模式上的创新,更像是加密生态中的“科技增强型企业”。

它们不代表加密生态的未来,也无法创造颠覆性的模式和场景。

我相信,只有加密生态中的原生企业,才能真正颠覆我们的生活和商业模式。

但现实却令人遗憾。不论是原有的还是新生的原生企业,很多仍在艰难探索。即使有些已经崭露头角,它们在影响力、规模和声量方面甚至还不如最近涌入的这些“增强型”玩家。

从这个角度看,加密生态的现状令人惋惜,其原生企业的处境比AI赛道中的同行更加艰难。

相较于传统机构的喧嚣,我更加期待加密生态中的原生企业能够占据主流声量,引领主流趋势。

免责声明: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币币情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