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莱德探索区块链技术:推动ETF代币化以实现全天候交易

说币大神17 小时前

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正积极研究如何利用区块链技术对其交易所交易基金(ETF)进行代币化,这一灵感来源于现货市场比特币ETF的成功经验。据匿名消息人士透露,该公司正在评估将区块链创新应用于追踪现实世界资产(RWA)的ETF的可能性。代币化不仅能延长交易时间,还能让ETF在去中心化金融(DeFi)应用中作为抵押品使用。然而,任何实施都需要克服重大的监管障碍。

贝莱德对区块链技术的兴趣由来已久。目前,该公司已管理着规模最大的代币化货币市场基金——贝莱德USD机构数字流动性基金(BUIDL),其资产规模达22亿美元,并分布在多个区块链平台上,包括以太坊、雪崩和Polygon。此举是行业更广泛趋势的一部分,摩根大通认为代币化对规模达7万亿美元的货币市场基金行业而言是一次“重大飞跃”。

这一项目还涉及高盛和纽约梅隆银行的合作,通过私有区块链为客户提供代币化货币市场基金的访问权限。随着稳定币的快速普及以及流动性向区块链市场迁移,传统金融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代币化进程也在加速推进。美国银行业对收益型稳定币表示担忧,认为它们可能会颠覆传统银行业务模式。这些担忧在美国《GENIUS法案》中得到了体现,该法案明确将此类代币排除在外。尽管如此,分析人士认为,更清晰的监管框架可以通过改善进入区块链市场的渠道,进一步增强代币化的吸引力。

然而,监管不确定性仍然是代币化ETF及相关产品发展的关键因素。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已推迟对多项ETF提案的决定,其中包括涉及贝莱德质押以太坊的提案。SEC延长了贝莱德iShares以太坊信托的审核期,并将截止日期定为10月30日。这种延期并非个例,SEC已推迟对多支加密货币相关ETF申请的决定,反映出监管趋于谨慎的普遍趋势。截至8月底,SEC正在审核至少92支加密货币相关ETF提案。

尽管存在监管障碍,业内人士对代币化资产的潜力仍持乐观态度。摩根大通的Teresa Ho强调,在稳定币日益普及的背景下,代币化货币市场基金作为一种保值手段具有显著吸引力。通过允许投资者将货币市场基金份额作为抵押品且不损失利息,这些基金可以提升其效用并吸引更多资本。贝莱德对代币化ETF的探索及其现有举措,充分体现了其致力于利用区块链技术提高效率和拓展投资机会的决心。

贝莱德希望利用区块链的全天候潜力重塑ETF

免责声明: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币币情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