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士得关闭数字艺术部门,NFT市场低迷成主因
全球知名拍卖行佳士得宣布关闭其数字艺术部门,标志着一项短暂但影响深远的实验告一段落。这一实验曾让不可替代代币(NFT)在拍卖行的艺术品销售中占据一席之地,与传统绘画、雕塑等艺术品并列。
据来自Now Media的消息,8月底,该部门的两名员工被解雇,其中包括数字艺术副总裁Nicole Sales Giles,而专家Sebastian Sanchez将继续留任纽约。
去年,Giles曾在香港佳士得艺术+科技峰会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该峰会与香港金融科技周同期举行。
Giles一直是佳士得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推手,尤其是在数字艺术领域。她认为,佳士得对NFT的估值原则与对传统艺术作品的估值原则相同,但有一个关键区别。
她曾表示:“数字艺术的独特之处在于社区参与方面,这是一种传统艺术从未有过的体验。”
然而,峰会上的其他参与者承认,数字艺术类别仍处于不成熟阶段。
“我认为目前我们对数字艺术的价值还没有一个非常标准化的理解,”去年香港巴塞尔艺术展总监Angelle Siyang-Le说道。“这就是为什么你会看到很多数字艺术突然涌现,并显然引发了人们的兴奋。这种兴奋又催生了人们的认知。那么从现在到下一个阶段……我们如何协调这些价值标准呢?”
一年后,数据表明这一基础是多么脆弱。
上个季度,NFT交易量下降了45%,至8.67亿美元,尽管销量增长了78%,达到1250万。根据 DappRadar。
蓝筹NFT收藏品的底价已远低于峰值水平:加密朋克交易价格约为46.6 ETH(210,000美元),无聊的猿猴徘徊在9.1 ETH(41,000美元),以及月鸟价格为2.8 ETH(12,600美元)。相比之下,以太坊本身在过去三个月里上涨了76%,至4,509美元,超过了NFT市场。
在社交媒体X上,一些观察人士认为,佳士得的决定反映了简单的经济学原理,而非屈服。他们指出,NFT正越来越多地被吸收到主流当代艺术销售中,而不是被视为单独的“收藏品”类别。
佳士得的退出暗示,如果没有更坚定的估值和更清晰的标准,NFT就有风险继续成为当代艺术的附加物,而不是维持自己的独立市场。
免责声明: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币币情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