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美国的换庄时刻:历史转折中的彼得·蒂尔

Wendy2 小时前

献给右翼美国操盘手彼得·蒂尔。

9.4 日,白宫科技会议,一众硅谷豪门位列圆桌,但是彼得·蒂尔缺席在场。

从左至右,Figma CEO 是蒂尔奖学金得主,Scale AI 是 Founders Fund 一手培育的独角兽,David Sacks 在白宫加密沙皇之外,是彼得·蒂尔 Paypal 时期的左膀右臂,Meta CEO 扎克伯格是彼得·蒂尔硅谷风投传奇的首发代表作,Palantir 是特朗普金穹计划主要承包商,彼得蒂尔也是 OpenAI 最早期出资人。

<center>图片说明:白宫科技会议出席名单</center><center>图片来源:@sherwood_news</center>

图片说明:白宫科技会议出席名单
图片来源:@sherwood_news

遥远的人们,遥远的地方,都和彼得·蒂尔有关。

911 前夕,查理·柯克命陨犹他州,世人只知万斯为其抬棺,特朗普为其下半旗,不为人知的是让凤凰男万斯彻底对特朗普改观,放下耶鲁法学博士的体制内前途,选择梭哈特朗普的,恰恰就是查理·柯克。

恰好,万斯也是彼得·蒂尔嵌入 MAGA 运动和华盛顿最深的钉子,在他们的幕后,硅谷右翼在正在侵吞整个西方世界。

华尔街不能拯救美联储,银行业不能阻止稳定币。

右翼美国,在彼得·蒂尔 15 年布局后,出现在世人面前,并且将在下一个时代塑造加密、AI 和世界秩序。

西方秩序的崩塌和重建

马斯克焦虑白人生育率,彼得·蒂尔痛恨奴隶的道德。

<center>图片说明:彼得·蒂尔思想源流</center><center>图片来源:@zuoyeweb3</center>
图片说明:彼得·蒂尔思想源流
图片来源:@zuoyeweb3

二战后,大批德国人逃出欧陆,在拉美和南部非洲安家立业,尤其是纳米比亚的斯瓦科蓬德市,在 1989 年 4 月 20 日希特勒生日时甚至还公开庆祝,其意识形态可见一斑。

生于 1967 年的彼得·蒂尔在 4 岁时迁居纳米比亚,直至 10 岁回归到新罗马的加州,不同于在南非度过整个童年的马斯克,彼得·蒂尔印象中的纳米比亚和南非都是“白人”社会。

彼时的南非和纳米比亚都处于种族隔离和殖民统治,是二战后坚持最久的殖民地秩序,这是马斯克和彼得·蒂尔共同的历史记忆,不同之处在于彼得·蒂尔的童年便执着于反权威。

既反对他人强制的自由,又希望延续西方对世界的权威,一切的拧巴和矛盾,核心都在于此。

政治就是分清敌友,卡尔·施米特被称为纳粹的精神导师,有些人也认为他是彼得蒂尔的指路明灯,但是彼得蒂尔认识到,二战后的政治秩序是暧昧。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冷战后期的东西方对立是意识形态,更是文化战争,从嬉皮士运动到里根上台的 80 年代,一代美国人在迷茫中走向自毁。

至迟在 1985 年彼得·蒂尔进入斯坦福之前,他已经读到《阿特拉斯耸耸肩》,但可惜 1982 年安·兰德便已经去世,她没看到自由意志主义横扫美国的最辉煌时刻——里根上台。

幸好,1987 年,彼得·蒂尔创办《斯坦福评论》,大肆宣扬新保守主义和自由意志主义,彼得·蒂尔以此来应对校方的举动,斯坦福将西方文化课程替换为“多元化”课程。

西海岸高效的左翼化,或称多元化运动,即使在里根时代也未停止狂飙突进,但是在里根的共同信徒特朗普和彼得·蒂尔的久久为功下,我们已经看到屈服的迹象。

久久为功,彼得·蒂尔一贯风格,甚至是《斯坦福评论》称为左翼斯坦福中的右翼阵地,彼得·蒂尔长期赞助并和主要成员保持联系,所谓的 Paypal 黑帮最早便源于此。

在整个求学期间,对彼得·蒂尔影响最大的是哲学家勒内·吉拉尔,吉拉尔最知名的理论是“欲望来自于对他人的模仿”,和安·兰德一样,吉拉尔不认可基督教理论的原罪论,将人性纳入可被客观讨论的理性框架,最终为创新,尤其是技术创新正名。

彼得·蒂尔说过,“人们想要飞行汽车,得到的却是 140 个字符”理论根源便在于吉拉尔,无论愿意与否,吉拉尔事实上成为硅谷右翼的思想源泉。

2011 年彼得·蒂尔在演讲中再次指责当前的硅谷是伪创新,并不关注真正的人类前沿科技,而当时台下听众中有一个人叫万斯,而在 2010 年彼得·蒂尔已经成立蒂尔奖学金,用以赞助怀揣梦想的大学退学者,Figma CEO Dylan Field 和 以太坊创始人 Vitalik 都名列其中。

更疯狂的是 2016 年总统大选,在硅谷集体服从民主党的铁盘中,彼得·蒂尔开始逆向押注特朗普,难能可贵的是,在 2020 年特朗普败选后,彼得·蒂尔仍然在投资特朗普,2022 年甚至为此退出 Meta 董事会。

两相对比,索罗斯是民主党明线,彼得蒂尔是右翼美国暗线,马斯克是混沌线。

在 2024 年大选结果出炉前,微软撤销 LGBT 政策,坐拥《华盛顿邮报》的贝索斯要求编辑部不能选边站,而彼时的扎克伯格还在首鼠两端,直至 9·4 号幡然醒悟,称臣纳贡。

彼得·蒂尔将金钱作为意识形态,索罗斯将意识形态藏在政治,殊途同归。

彼得·蒂尔的终极不是要维护自己利益,扩张作为同性恋的权益,而是要维护想象的超级共同体——西方文明的存续,以白人美国等同西方的城邦视角,抵抗一切外邦人对古希腊精神的进攻。

赚整个市场的 Beta

混乱是阶梯,裂痕是空间。

彼得·蒂尔投资时间轴

时间

年龄

事件

备注

1996年

29岁

创立 Thiel Capital Management

筹集100万美元,开始风险投资生涯

1998年

31岁

与 Max Levchin 创立 Fieldlink / Confinity

后来发展成 PayPal

1999年

32岁

PayPal 正式推出

数字钱包服务

2002年

35岁

PayPal IPO 并被eBay收购

15亿美元收购,个人获得5500万美元

2003年

36岁

创立 Palantir Technologies

大数据分析公司,以托尔金小说命名

2004年

37岁

首次投资 Facebook

50万美元换取10.2%股份

2005年

38岁

创立 Clarium Capital

全球宏观对冲基金

2005年

38岁

与PayPal团队创立 Founders Fund

专注硬科技和国防相关初创企业

2010年

43岁

创立 Thiel Fellowship

每年资助20名年轻人辍学创业

2010年

43岁

创立 Valar Ventures

专注国际市场的风险投资

2011年

44岁

Thiel Capital 重组

转型为家族办公室

2012年

45岁

创立 Mithril Capital

专注成长期投资

2012年

45岁

Facebook退出

累计获得超10亿美元收益,2000倍回报

2012年

45岁

创立 Crescendo Equity

专注亚洲私募股权投资

2017年

50岁

Founders Fund 投资比特币

购买1500-2000万美元比特币

2017年

50岁

投资 Clearview AI

面部识别技术公司早期投资者

2024年

57岁

与Eric Schmidt 共创 American Frontier Fund

专注制造业回流美国,特别是半导体

2024年

57岁

Founders Fund 领投 SentientAGI

8500万美元投资去中心化AI平台

2025年

58岁

与 Palmer Luckey 等创立 Erebor 银行

服务加密货币、AI、国防等初创企业

2025年

58岁

收购 DAT 公司 BitMine 9%股份

专注以太坊的数字资产管理公司

风投和政治投机,看似无关,但核心都是将预期化作现实,用少量现金流买入庞大未来的折价。

1995 年,在风投和创办 Paypal 之前,彼得·蒂尔和 David Sacks 合著《多元神话:斯坦福大学的多元文化主义与不宽容政治》,意识形态在产品和金钱之前

事实上,早在 1992 年从斯坦福博士毕业后,彼得·蒂尔多番轮转,最终抓住互联网泡沫之前的疯狂,1996 年成立 Thiel Capital Management,靠家人亲友筹款约 100 万美元。

1998 年 Confinity 设立,Max Levchin(马克斯·列文钦)设计出有关验证码的反欺诈措施,并且和彼得·蒂尔讨论数字货币的有关实验,密码朋克从此和互联网商业化同期发展,但是二者很快分道扬镳。

当时不要说数字货币,美元的互联网化都还没开始,信用卡才是无现金支付的首选,而彼得·蒂尔恰好认同自由意志主义,而且他也看到了互联网美元的最大优势——监管套利,博彩产业对其有刚需。

1999 年,Paypal 正式出现,对于美国人而言,这是自由的象征,无需复杂的审核流程,只需电子邮件便可自由转账,对于全世界而言,这是保值的刚需,人们都需要美元来摆脱通货膨胀。

此时的美元是稳定的货币,如同稳定币是稳定的美元。

如同 MGX 使用 USD1 向币安支付 20 亿美元投资,Paypal 接受 300 万美元投资也是经过 Paypal。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互联网美元套利信用卡,稳定币套利互联网,Paypal 入局 PYUSD 也是深谙此道。

但这对于彼得·蒂尔来说却难言成功,Paypal 和同期马斯克的 X.com 撞车,最终双方以合并告终,直至 2002 年上市并被 eBay 以 15 亿美元收购,此时彼得·蒂尔身价 5500 万美元。

彼得·蒂尔时年 35 岁,终于赶在被优化前实现财富自由。

随后的彼得·蒂尔开始将自己藏起来,Max Levchin、David Sacks、甚至是马斯克,都可以被归纳为 Paypal 黑帮,意味着他们协同行动,比如彼得蒂尔参投马斯克的 Tesla 和 SpaceX,拉帮结派,一如《斯坦福评论》时期。

久久为功,再一次久久为功,彼得·蒂尔搭建的关系网通过风投最终成长为遮天蔽日的参天大树。

911 之后,美国政府对安全行业投资甚巨,而对于反权威的自由意志而言,和政府合作反自由,不合作反西方,在这种别扭中,彼得蒂尔面临精神危机。

要解决精神危机,吉拉尔不够,卡尔·施米特也不够,最终列奥·施特劳斯救场:

  1. 1. 城邦的共善和匪帮的共善没有根本区别,共善乃是计算私人的善而得来。

  2. 2. 如果科学能无限进步,就不可能存在着有意义的历史的终结或完成。

  3. 3. 技术即正义,美德即知识。

施特劳斯在中美都是显学,但意义完全不同,对于不信教的理性人而言,施特劳斯给了古希腊–>亚历山大–>古罗马的完整精神谱系,让西方等同于人类文明,一种超越基督教的精神共鸣。

同性恋、公民权、奴隶制,共同构成了排斥异邦人的共和制,也是彼得·蒂尔精神世界最后一块拼图,只有在城邦和人的互动中,哲人王的统治才能正确而持久。

一言以蔽之,彼得蒂尔认为西方需要重新伟大,伟大的途径就是技术创新,技术创新需要拆除监管壁垒。

从海洋离岛到火星殖民,甚至是延寿的生命科学,都应该被彻底加速,加速到人不能阻止技术的狂飙,加速到历史的重新回归,用技术实现古希腊的二次降临,让罪人得以拯救。

而最讽刺的是,列奥·施特劳斯是新保守主义的代言人,因为西方的衰落,所以要总加速,进而给西方松绑,重新获得活力。

这就是 e/acc 的加速主义同义词,也是 SBF 坚持的有效利他主义实现途径,甚至是马斯克的长期主义也与此同理,长期主义不是坚持就是胜利,而是为了最终胜利拼命加速。

今日方知我是我,2003 年,彼得·蒂尔成立 Palantir,用大数据挖掘潜在的恐怖信号,最大客户 CIA 和安全部门,人生也进入快车道。

2004 年,50 万美元投资 Facebook,占有 10.2% 股份,充分证明彼得·蒂尔不是理论派,而是极强的行动者 。

2005 年,Founders Fund 成立,彼得·蒂尔借此确立自己在风投领域的霸主地位,并且 Founders Fund 的目标不是“赚钱”,而是要打造人类文明的科技产品,比如 AI 和加密货币,以及硬科技,而不是继续在 140 个字符内打转。

用数字总结彼得蒂尔在投资领域的成就,他是真正践行金融资本主义的底层右翼,再一次强调,是索罗斯的共和党镜像:

  • PayPal 联合创始人:5500 万美元退出

  • Facebook 早期投资:50 万美元变成 10 亿+美元

  • Palantir 创始人:估值数百亿美元

  • 个人净资产:208 亿美元(2025年),全球第 103 位

彼得·蒂尔不仅取得经济上的成功,更重要的是,他改变了或者尝试改变,东西海岸的平衡,在他之前,西海岸是科技精英,东海岸是金融和政治复合体,生意做大了就得进部,去参与华盛顿的政治游戏。

如果,当科技和金融一体化,盛顿的政治权力天平也会随之倾斜,这就是加密货币和 AI 的弦外之音,将华尔街排斥出生产力和金融体系外,让右翼科技巨头接管美国的一切,以及一切的世界。

马斯克在喊,彼得·蒂尔在做。

结语:他改变了硅谷

从创办《斯坦福评论》到送特朗普二进宫,彼得·蒂尔在最自由的硅谷实现了新保守主义的回归,在最根深蒂固的华盛顿嵌入万斯和特朗普的双保险组合。

在特朗普的政治版图中,来自西海岸的加密、金融科技和 AI 从业者已经逐步取代华尔街的传统精英,这是本次美国政治大变局最显著的部分。

KK 曾经写过《科技想要什么?》,主旨是科技有其自然发展倾向,最终会摆脱人的附属地位,即马斯克批判的“反人类中心主义”,人类的万物灵长地位随着 AI 的大爆发有可能不保。

在此之前,彼得·蒂尔想要先尝试拯救人类中的核心部分——西方世界,当然,充满着西方中心主义的种族色彩,和甲骨文的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以及谷歌前 CEO 施密特等人不同,彼得·蒂尔对外邦人的憎恶不是感性的恨,而是出自理性的爱欲。

对希腊城邦的爱,必须以对外邦的恨为标志。

无论西方的力量已经衰落了多少,也无论西方所面临的危险可能有多大,西方的衰落、危险、失败乃至毁灭都并不一定证明西方处在危机中:如果西方确信自己的目标,它本可以光荣没落。

某种意义上,透过彼得·蒂尔之手,吉拉尔确实改变了世界,但是还不够。

不足之处在于人的精神危机,基于理性的西方没有上帝容身之处,那么西方本身都不可定义,彼得·蒂尔的选择是列奥·施特劳斯,从古希腊的理性中重塑西方精神。

在人类的政体中,哲人王是最符合施特劳斯理想的统治者,马基雅维利主义只不过是拙劣的模仿,如果找不到哲人王,那么贵族共和制是最符合理性的城邦政体,而民主制和僭主制都会在外邦人的侵蚀下逐渐褪去文明的外衣,变成外邦的同义词。

免责声明: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币币情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