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资金流入创新纪录:传统与加密资产的崛起是否削弱美联储市场控制力?
美国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吸收资本,这一趋势可能正在以美联储难以掌控的方式重塑金融市场。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在美国上市的ETF资产规模达到了创纪录的12.19万亿美元,较2024年底的10.35万亿美元显著增长。彭博社突出显示了这一激增,并指出ETF的资金流动正在挑战美联储的传统政策影响力。
仅在8月份,投资者向ETF投入了1206.5亿美元,使年初至今的流入量达到7990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相比之下,此前的全年最高纪录为2024年的6430亿美元。
这种增长主要集中在头部提供商中。iShares以3.64万亿美元的资产管理规模领先,紧随其后的是Vanguard的3.52万亿美元和State Street旗下SPDR家族的1.68万亿美元。
这三家公司合计控制着美国ETF市场近四分之三的份额。8月份,股票型ETF流入420亿美元,固定收益型ETF流入320亿美元,大宗商品ETF则吸引了近50亿美元的资金。
与此同时,加密货币相关ETF已成为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数据来自 SoSoValue显示,美国现货比特币和以太币ETF管理的总资产已超过1200亿美元。其中,贝莱德的iShares比特币信托基金(IBIT)以及富达旗下的Wise Origin比特币信托(FBTC)表现尤为突出。仅比特币ETF就占据了超过1000亿美元的市值,相当于比特币整体2.1万亿美元市值的4%左右。尽管以太币ETF是今年早些时候才推出的,但其市值也迅速增加了200亿美元。
ETF(无论是传统还是加密类别)正在成为各类投资者偏爱的投资工具。对许多投资者而言,资金流向几乎是一种“自动驾驶”行为。
在美国,大部分资金来源于被称为401(k)的退休账户——工人们定期从每笔工资单中划拨一部分储蓄。
这些资金中,越来越多地被投入到“目标日期基金”中。这类基金会根据储蓄者的年龄自动调整投资组合配置,逐渐从股票转向债券。此外,模型投资组合和机器人顾问也遵循类似的规则,将资金引导至ETF,而无需投资者进行日常决策。
彭博社将此现象称为“自动驾驶”效应:每隔两周,数百万工人的缴款就会流入指数基金,进而购买同一篮子股票,无论估值、新闻头条或美联储政策如何变化,市场都会持续上涨。分析师告诉彭博社,这种稳定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何美国股指能够继续攀升,即使就业和通胀数据透露出紧张信号。
然而,这一趋势引发了对美联储政策有效性的质疑。
通常情况下,降息或加息会释放强烈的信号,波及股票、债券和大宗商品市场。低利率鼓励冒险行为,而高利率则抑制冒险行为。但由于ETF按照既定时间表不断吸纳数千亿美元的资金,市场对央行政策暗示的敏感度可能有所下降。
这种紧张关系在本月尤为明显。美联储预计将在9月17日降息25个基点,而股市接近历史高位,金价突破每盎司3600美元。
与此同时,比特币的价格约为116,000美元,距离8月中旬创下的124,000美元的历史高点不远。
股票、债券和加密货币ETF均录得强劲资金流入,表明投资者正在为更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做准备,同时也反映了被动投资的结构性潮流。
支持者认为,ETF的普及降低了投资成本并扩大了市场准入。然而,批评人士警告称,由于ETF会一次性转移整篮子证券,如果在经济低迷时期出现大规模赎回,可能会加剧市场波动。
正如彭博社所总结的,这种被动投资的“永动机”可能正在以连央行都难以应对的方式重塑市场格局。
免责声明: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币币情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