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 Layer 2 项目融资突破 1600 万美元,BitcoinFi 热潮正式开启
备受期待的比特币 Layer 2 项目在最新一轮融资中成功筹集了 1600 万美元,标志着 BitcoinFi(基于比特币的去中心化金融)热潮的正式到来。
尽管比特币(BTC)是全球市值最高的加密货币,但其金融生态系统的发展仍远落后于以太坊(ETH)。数据显示,以太坊的总锁定价值(TVL)高达 646 亿美元,而比特币的 TVL 仅为 73.9 亿美元。这一差距凸显了 BitcoinFi 的巨大潜力。
该项目仅用三个月便完成了 1600 万美元的预售融资,成为 2025 年最受关注的代币发行之一,显示出市场对其未来发展的高度信心。
Q2 报告揭示 BitcoinFi 增长趋势:比特币 Layer 2 的重要性
企业数据平台 Maestro 上月发布的“BitcoinFi 现状”报告详细分析了 BitcoinFi 的关键增长数据。
报告显示,目前质押的 TVL 已达到 73.9 亿美元。虽然规模可观,但仍远低于以太坊,并仅为 Solana 143.7 亿美元的一半。
稳定币在比特币生态中的发展也日益显著,目前锁定金额已达到 8.6 亿美元。其中,Avalon 的 USDa 是一款基于 CDP 的稳定币,允许用户锁定 BTC 作为抵押品来铸造 USDa;Hermetica 的合成美元则通过比特币储备和对冲策略提供支持。
另一个重要趋势是可编程性的兴起,约 55.2 亿美元(约 52,000 BTC)已被用于 DeFi、借贷、稳定币发行、代币创建和其他智能合约应用。
Stacks 的 TVL 在 2025 年第二季度增长了一倍多,新增约 2,000 个 BTC,而侧链持有的 BTC 数量最多。此外,zk-rollups 和基于 SVM 的架构等新兴技术正在推动市场格局多样化。
这些数据表明,机构和开发者正努力使比特币不再仅仅是一种静态储备资产。
然而,需求不仅来自机构层面。BRC-20 代币的兴起表明,散户同样对比特币的可编程性表现出浓厚兴趣,尽管采用方式效率较低。
Bitcoin Hyper 如何解决 BRC-20 的局限性
BRC-20 代币的兴起证明了用户对比特币更多功能的需求。
BRC-20 最初是基于 Ordinals 的简单铭文标准推出,未被设计为完整的金融层。然而,根据 Maestro 的报告,BRC-20 日交易量高达 1.28 亿美元,ORDI 和 SATS 等 meme 代币催生了一个全新的细分市场。
问题在于,BRC-20 更像是一种权宜之计,而非创新。余额依赖于链下索引器而非原生验证,导致所有权模糊不清。每次转账都会让比特币基础链膨胀,推高费用并引发争议。此外,缺乏智能合约支持使得代币局限于投机用途,无法支撑借贷、稳定币或复杂应用。
下一波 BitcoinFi 项目的机会因此更加清晰。BRC-20 证明了对比特币代币和可编程性的需求,但也暴露了缺乏可扩展基础架构的局限性。
为何 Bitcoin Hyper 是终极基础
Bitcoin Hyper 围绕一个规范化的桥接机制构建,允许 BTC 直接流入其 Layer-2 环境。一旦桥接完成,BTC 将获得完全的可编程性。这一模型与 Avalon 上通过锁定比特币铸造 USDa 的方式类似,但其包装资产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该设计通过零知识证明保障交易安全,同时将交易锚定到比特币底层,依托 Solana 虚拟机 (SVM) 提供可扩展性。
借助 Anchor 等工具,开发者可以使用基于 Rust 的环境轻松构建安全、高性能的应用程序。用户可以享受并行执行、低费用以及亚秒级确认速度,同时确保资产受到比特币结算保障的保护。
Hyper 的 SVM 模型展示了如何在不破坏信任的情况下实现并行交易处理并映射到比特币结算中。这与 Fractal Bitcoin 和 SatoshiVM 等项目形成鲜明对比,后者虽承诺创新,但未能构建安全、可持续的基础设施。
最终成果是一个能够支持现代并行应用程序蓬勃发展的执行环境,并以比特币作为最终结算层。速度、安全性与开发者友好度的结合,使 Bitcoin Hyper 成为 BitcoinFi 下一阶段增长最可靠的基础。
如何参与比特币 Layer 2 的未来
原生代币 HYPER 是整个 Bitcoin Hyper 生态系统的核心动力。它充当网络交易的 Gas 代币、区块链安全的质押资产,以及赋予持有者治理权利的工具。
许多市场观察者,包括顶级加密教育网站 99Bitcoins,都将其视为潜在的 100x 代币,因为所有在 Bitcoin Hyper Layer-2 上构建的应用程序都将运行在 HYPER 上。
免责声明: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币币情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