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市场2025年战局前瞻:稳定币、AI与Meme的机遇与挑战

Wendy2 小时前

作者:Lao Bai

回顾一年前对本轮市场主线的预测,部分观点得到了验证。当前市场的主线和次主线呈现出以下趋势:

1. 稳定币(Payfi)

稳定币领域依然是市场的重要支柱,RWA(真实世界资产)也被纳入这一赛道。

值得关注的标的包括:

$CRCL - 押注 Circle 在稳定币领域的头部地位。尽管目前 $135 的价格从市值和利润角度来看并不便宜,但考虑到未来五年稳定币市场规模有望扩张5-8倍,以及近期从 $300 回调至 $108 的调整,或许是一个不错的入场机会。个人已在 $115 时建仓。

$PlasmaFDN - 如果无法直接持有 Tether 的股权,Plasma 是当前唯一可投资的标的。但我会等待现货和主网上线,而非参与合约交易。Plasma 在融资规模、生态建设及社交声量方面远超 Stable 和其他类似竞品。预计主网上线后 TVL 将达到 30-40 亿美元。当前 60 亿美元的盘前/合约价格虽不便宜,但万亿规模的稳定币市场为公链带来了巨大的想象空间。目前,Tron 的 USDT TVL 已从高点 830 亿美元跌至 770 亿美元,而 Plasma 在新兴竞争者中遥遥领先。

$ENA - 对冲中心化稳定币的布局,Ethena 是去中心化稳定币领域的首选。USDE 已突破 135 亿美元,DAT 和费用开关准备就绪,基本面稳健。此外,其中心化产品 USDTB 即将突破 20 亿美元,并计划推出自家 RWA 公链 Converge。尽管利好频出,但币价表现疲软,疑似庄家出货。

$Ondo - 这是我通过 Twi 推荐的标的,我的 CRCL 就是用 Ondo 购买的。它是目前唯一实现 5X24 无国界美股交易的平台,且无需 KYC(通过 1inch),并有大机构背书。看好 RWA 大趋势的投资者可以关注 Ondo,但其市值偏高,控盘风格明显。

2. AI Agent

去年的 AI Agent 曾经火爆一时,但多为套皮 Meme 项目,逐渐沉寂。今年则涌现出一批真正可用且具有潜在 PMF(产品市场契合度)的 AI Agent,例如 Web2 领域的 Skywork 和 Web3 领域的 @HeyAnonai、@gizatechxyz、@Almanak__、@ReiNetwork0x 等。

我个人最关注的是明年初的 Bittensor 减半事件。如果届时出现黄金坑,可以考虑入手。作为龙头项目,Bittensor 的多个子网营收已逐步增长,是最有可能跑出成果的 Web3 AI 项目之一。

3. Meme

Meme 市场从去年火到今年,甚至出现了各大 Launchpad 与 Pump 平台争夺市场的商战盛景。Pump 依旧保持领先地位,并开始切入直播赛道,迈向 Web3 Tiktok 模式。Meme 赛道虽然 Alpha 变化迅速,但 Beta 的核心标的只有 Pump。

4. 预测市场

除了上述三大主线外,预测市场可能是本轮周期的新主线。Polymarket 数据稳步增长,Kalshi 则后来居上,最近一个月的表现已大幅超越 Polymarket。一级市场上涌现出数十个预测市场新项目,Hyperliquid 上也提出了专门针对事件预测市场的 HIP-4 提案。

保险业专家指出,预测市场未来可能颠覆传统保险业。用户可以直接接触透明的概率和风险敞口,进行对冲,而非依赖保险公司提供的黑箱赔率。

然而,这一赛道在二级市场上缺乏可投资标的,只能等待 Polymarket 发币,目前估值已达 30 亿美元。

最后,从「真实收入、利润及回购代币」的角度看,本轮周期的核心标的仅有 $Hype 和 $Pump。

补充一点,在 Payfi/稳定币/RWA 赛道中,我个人关注的项目除了上述提到的 CRCL、Plasma、ENA 和 Ondo 外,还有 @tempo。虽然之前未提及 Tempo,主要是不确定其是否会发币。但在听了最新一期 Bankless 的 Podcast 后,我认为 Tempo 最终可能会发币。

如果说看好 Plasma 是因其背后 Tether 的投资、创始团队的执行力以及与各大蓝筹 DeFi 和 Binance 的资源关系,那么看好 Tempo 则是因其依托 Stripe 的百万商家 To B 分发渠道,以及 Paradigm 这一硬核技术 VC 直接参与建设(而非单纯投资)。

Hyperliquid 的稳定币「招商」大战已经证明了渠道的重要性。未来稳定币公链或将是 Plasma To C 和 Tempo To B 的双王模式?

免责声明: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币币情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