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C新规落地:10大加密币现货ETF或将掀起市场新篇章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于9月17日正式通过了“商品型信托份额通用上市标准”(Release No. 34-103995)。这一新规的出台并非简单的技术性更新,而是一项具有深远影响的制度突破——它将加密现货ETF的上市流程从逐案审批转变为标准化、快速化的通用审批机制。
在美联储刚刚启动新一轮降息周期、美元贬值预期升温的背景下,这一政策为加密资产带来了“流动性+制度化”的双重利好,成为2025年加密市场最具标志性的监管事件之一。
本文将围绕以下几个核心问题展开分析:
-
新规的核心变化是什么?它将如何重塑加密市场的格局?
-
哪些加密货币将率先受益?哪些币种的现货ETF有望快速获批?
-
投资者应关注什么?在新规和资金流动逻辑重塑的背景下,普通投资者如何抓住机遇并控制风险?
一、通用标准的核心变化:从“是否允许”到“如何规范”
在此次新规发布之前,加密现货ETF的上市需要经历两道严格的审批环节:
1. 19b-4 规则变更审批:由交易所向SEC申请修改规则,这一环节涉及实质审查,存在被否决的风险。
2. S-1 招股书审批:由ETF发行人提交,主要披露基金结构、管理人信息及费率等细节,更多偏向形式审查。
这种双重审批模式不仅耗时漫长,还常常因政治博弈和合规分歧而延迟。例如,比特币现货ETF在2021年曾掀起申请热潮,但多次在19b-4环节被否决。直到2024年1月,19b-4和S-1文件才同时获得审批,历时近8个月。
而SEC在2025年9月17日通过的“通用上市标准”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新规明确:符合条件的商品ETF无需再逐案提交19b-4申请,只需完成S-1审批即可,大大缩短了审批时间和成本。
符合标准的ETF需满足以下三条路径之一:
1. 标的商品已在ISG(跨市场监管组织)成员市场交易,如纽交所、纳斯达克、CME、伦交所等。
2. 标的商品的期货合约已在DCM(指定合约市场)连续交易至少六个月,且交易所间建立了全面监控共享协议(CSSA)。DCM包括CME、CBOT、Coinbase Derivatives Exchange等。
3. 已有ETF在美国全国性证券交易所上市,且其至少40%资产配置于该标的商品。
由于大部分加密资产被视为“商品”,这一规则几乎为加密现货ETF量身定制。其中,第二条路径最为可行:只要某加密资产在CME或Coinbase Derivatives等交易所中拥有运行满六个月的期货合约,即可绕过19b-4审批环节,其现货ETF有望快速落地。
相比旧有模式,新规带来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1)审批路径简化:19b-4不再是阻碍。
在旧模式下,加密现货ETF需同时完成19b-4和S-1双重审批,缺一不可。以比特币和以太坊ETF为例,19b-4审核时间长达240天,成为拖慢节奏的关键因素。而在新规下,只要产品符合统一标准,交易所可直接进入S-1审批环节,省去了19b-4的反复博弈过程,从而大幅缩短上市周期。
2)审核权重心转移:CFTC与DCM扮演更重要角色。
期货合约的合格性审查逐渐由SEC转移至DCM(指定合约市场)和CFTC(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根据现行制度,DCM上线新合约主要有两种方式:
-
自我认证(Self-Certification):DCM只需在合约上线前一个工作日向CFTC提交自我声明,若未被反对,合约即可自动生效。这要求现货市场价格透明度高、流动性充足,并且市场操纵风险可控。
-
主动审批(Voluntary Approval):若合约存在争议,DCM可主动申请CFTC审批,以获得更强法律保障。
这意味着,只要某类加密资产的现货市场足够健康,DCM就有较大自主权推动其期货上市。与此同时,SEC对S-1的审核则聚焦于信息披露是否充分、产品结构是否合规,更多是“形式审查”。
总体来看,SEC正从逐案审批者转型为规则制定者。监管态度也从“是否允许”转向“如何规范”。在此框架下,加密现货ETF的推出将更高效、更标准化。
二、哪些加密货币最可能受益?已有期货合约&提交ETF申请的10个主流币将率先迎来ETF落地
在现有的DCM(指定合约市场)中,Coinbase旗下的Coinbase Derivatives Exchange拥有最全面的加密期货产品线,目前已涵盖14种加密货币。
根据SoSoValue数据,目前有35只加密现货ETF正在排队审批,涵盖13个币种。除SUI、TRX和JitoSOL外,其余10个币种已经在Coinbase Derivatives交易所上线期货超6个月,因此完全符合新规的通用要求。
这意味着:
-
覆盖LTC、SOL、XRP、DOGE、ADA、DOT、HBAR、AVAX、LINK、BCH的约30只现货ETF有望在未来几周或几个月内快速获批;
-
市场正酝酿下一波ETF“井喷潮”。例如,XLM和SHIB等币种虽然已有期货,但尚未有人提交现货ETF申请,极可能成为下一批管理人的重点目标。
三、当降息周期遇上ETF井喷,投资者应该关注什么?ETF发行进度、宏观利率走势、跨资产配置和资金流向
短期来看,通用标准的落地将显著加快加密ETF的推出节奏,降低发行门槛,吸引更多机构资金和合规产品入场。
同时,美联储周四如期降息25个基点,点阵图释放年内再降两次的信号,降息周期正式开启,美元贬值预期开始发酵,全球资本正在寻找新的资产锚点。
宏观流动性与制度革新两股力量正面相撞:一边是美元体系释放出的庞大流动性,另一边是加密资产ETF潜在的产品井喷。二者交织,或将重塑资金配置逻辑,加速传统资本市场与加密资产的深度融合,甚至可能成为未来十年全球资产版图重绘的起点。
在这一背景下,投资者需要重点关注四个方面:
1. ETF发行节奏:对于符合通用规则的加密现货ETF,S-1在最终获批前往往会多次更新招股说明书,补充费率、初始发行规模等细节。这些更新往往意味着产品距离上市已进入“倒计时”。
2. 宏观环境:美联储的利率路径、点阵图预期以及美元指数走势,将成为资产定价的核心线索。
3. 跨资产配置:在美元弱势周期,黄金、大宗商品与加密资产往往互为补充。通过分散敞口,投资者既能降低风险,也能捕捉多条收益曲线。
4. 资金流向:与价格波动相比,ETF的日度净流入更能反映市场情绪和趋势,往往具有更强的前瞻性,帮助投资者在行情反转前抢占先机。
总结来看,新规叠加降息周期,正为加密ETF打开制度与流动性的“双重闸门”。对投资者而言,这既是新的机遇窗口,也是一场资产配置逻辑的深度重塑。
免责声明: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币币情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