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C-8004:以太坊基金会如何通过信任最小化智能体协议推动AI与区块链融合

说币大神2025-09-28

作者:Zhixiong Pan 来源:chainfeeds

ERC-8004 是由以太坊基金会主导的一项关键标准,旨在为 Web3 环境下的 AI 智能体(Agent)提供无需预先信任的协作机制。这一标准源自谷歌于 2025 年 6 月开源的 Agent-to-Agent(A2A)协议,并由以太坊基金会 dAI 团队(负责人 Davide Crapis)联合 MetaMask、谷歌等机构共同开发,于同年 8 月正式提出,目标是将 Ethereum 打造为 AI 智能体经济的默认协调和结算平台。最终版本预计将在 2025 年 11 月的 Devconnect 大会上发布。

Image

ERC-8004 的核心设计围绕三个轻量化的链上注册表展开:

  • 身份注册表 (Identity Registry):绑定智能体的链上地址与其 A2A 描述文件,实现智能体发现功能。智能体的注册信息会记录在链上事件日志中,便于链下查询。

  • 声誉注册表 (Reputation Registry):通过链下反馈评分与链上存储的哈希值及证明,高效低成本地管理信誉。每条反馈包含任务描述、评分、签名和时间戳,开发者可在链下聚合多个评分。

  • 验证注册表 (Validation Registry):支持多种验证模式(如声誉评分、抵押保障、TEE 证明),确保任务执行的信任度。链上仅记录必要的哈希和状态信息,而验证请求与响应则通过事件机制完成。

Image

ERC-8004 鼓励最小化链上存储,仅记录核心信息如事件和必要哈希,复杂逻辑如评分汇总和任务协商则在链下处理。此外,该标准与 A2A 协议和跨链生态高度兼容,并保留开放扩展接口,例如未来支付协议(如 x402)可与其无缝整合。

ERC-8004 的未来商业应用场景包括:

  • 智能体市场平台:提供代理注册、匹配及撮合服务,如 UXLINK 已基于此打造社交智能体和信誉基础设施,推进全链声誉系统的应用。

  • 声誉评分与验证服务:第三方机构可提供信誉分析与验证服务,HashKey Capital 看好 AI 对冲基金等新商业模式,未来可能出现专业的去中心化信用评级服务。

  • 微支付与结算基础设施:通过 x402 协议支持链上微支付购买 API、数据或算力服务,MetaMask 和 ConsenSys 已公开支持并将其整合至自有产品栈。

  • 去中心化计算与数据市场:结合 EigenLayer 重质押或 TEE 机制,构建可信 AI 推理及数据服务,通过声誉累积和验证机制确保服务质量并实现公平支付。

在生态建设方面,以太坊基金会 dAI 团队主导开发与社区活动(如会议),并与谷歌、MetaMask、ConsenSys、Linux 基金会合作。同时,社区已展开积极讨论,包括提升链上读取效率、防前置域名攻击等技术改进。UXLINK、Virtuals、Creatorbid、Base 等平台亦积极探索 ERC-8004 的实际应用。

此外,社区成员提议扩展 AgentCard 功能,增加 AI 透明度信息,以提高用户对智能体行为的认知。开发者活动频繁举办,如 dAI 团队计划中的开发者活动/Builder Program,鼓励生态系统内的开发者围绕 ERC-8004 创建新型应用,并在黑客松项目中开发相关工具。

资金与资源方面,以太坊基金会提供开放式资助计划,支持 ERC-8004 相关开源项目开发与生态推广。MetaMask、ConsenSys 与谷歌也投入了大量资源,协力推动这一标准普及。HashKey Capital 进一步指出,抵押验证提供商与 TEE 服务商将成为未来生态建设中的关键参与者。

尽管 ERC-8004 尚处于早期阶段,社区仍面临如何平衡 Gas 成本、避免评分集中、保障隐私及跨链兼容性等挑战,但其潜力巨大。随着标准逐渐成熟并获得大规模应用,ERC-8004 有望确立以太坊作为去中心化 AI 结算与协作的基础设施,推动整个加密产业从单一金融用例迈向 AI 驱动的大规模自主服务时代。未来,ERC-8004 与 x402 支付协议的深度整合,将进一步完善从发现到支付的完整智能体服务栈,为以太坊网络带来更加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强劲的网络效应。

免责声明: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币币情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