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十年发展回顾:从实验到全球金融基础设施的隐形支柱

以太坊基金会近日发布了一份全面的回顾报告,详细总结了以太坊过去十年的发展历程。报告不仅涵盖了关键的技术进步和治理挑战,还重点强调了网络从早期的投机性实验逐步演变为去中心化金融(DeFi)、机构应用以及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基础设施的重要转变。
2025年5月,备受关注的Pectra升级为以太坊扩容路线图迈出了关键一步。该升级显著提升了验证节点的效率,并大幅降低了交易成本。而紧随其后的Fusaka升级则引入了PeerDAS(对等数据可用性采样)协议,使节点能够通过采样而非完整下载来验证blob数据的可用性。Fusaka 测试网公告 | 以太坊基金会博客[1]PeerDAS技术在确保安全性的前提下,提高了blob吞吐量,同时降低了带宽需求和交易费用,直接惠及第二层(L2)Rollup解决方案。此外,Fusaka还优化了Gas限额、执行层和共识层功能,例如ModExp预编译和网络协议清理。Fusaka 测试网公告 | 以太坊基金会博客[1].
然而,以太坊的测试网策略在过去几年中经历了诸多波折。Holesky测试网自2023年上线以来一直是PoS升级的主要试验场,但在Pectra升级后遭遇了“不活跃漏洞”,导致验证者退出积压。以太坊将在 Fusaka 之后关闭其最大的测试网 Holesky……[2]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基金会在2025年3月推出了全新的Hoodi测试网,旨在弥补Holesky的不足。随着Fusaka的激活,Holesky将被正式关闭,而Hoodi和Sepolia将成为验证器和dApp开发的核心测试环境。以太坊将在 Fusaka 之后关闭其最大的测试网 Holesky……[2].
与此同时,以太坊的治理机制也在不断改进。Pectra和Fusaka升级过程中暴露了所有核心开发人员(ACD)流程的一些局限性,促使基金会对其进行全面重组,以实现并行的测试和范围界定阶段。检查点 #2:2025 年 4 月 | 以太坊基金会博客[4]具体措施包括将ACD会议拆分为专门的测试和范围界定讨论会,以及设立新会议以指导长期研究。这些改革旨在缩短决策周期并加快实施速度,正如在EOF(EVM对象格式)的争议性讨论中所体现的那样,不同的意见曾一度拖延了集成进程。检查点 #2:2025 年 4 月 | 以太坊基金会博客[4].
近年来,以太坊的机构采用率显著提升,贝莱德的ETHA和富达的FETH等主要ETF纷纷持有大量ETH。GameSquare和Bitmine等上市公司也开始将ETH视为一种资产,利用质押收益增强资产负债表。以太坊精英:2025 年顶级持有者展望 - coin.news[5]这一趋势与以太坊从投机兴趣向效用驱动价值的转变高度一致。Consensys创始人Joseph Lubin指出,在资产代币化和企业集成的推动下,以太坊有望成为“未来全球经济的基础层”。以太坊 2035:未来 10 年将会如何发展[6].
展望未来,以太坊的路线图将继续聚焦于L2扩展方案的开发,以及通过预言机实现现实世界数据(RWD)的集成,例如
免责声明: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币币情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