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Fi 数据信任危机:Aster DEX 下架事件引发中心化争议

链得得2025-10-06
DeFi 数据信任危机:Aster DEX 下架事件引发中心化争议

知名去中心化金融(DeFi)分析平台 DeFiLlama 近日宣布下架 Aster DEX 的永续合约交易量数据,原因是怀疑其可能存在刷量交易行为。这一决定基于 Aster 与币安在 XRP/USDT 和 ETH/USDT 等交易对上的交易量模式高度相似,引发了市场对于合成复制或协调订单流的担忧。[1] DeFiLlama 的匿名创始人 0xngmi 强调,尽管缺乏详细链上数据来确认虚假交易,但此举旨在维护数据完整性,避免误导投资者。[2]

该下架事件迅速引发市场反应,Aster 的原生代币价格在公告发布后的数小时内从 2.00 美元跌至 1.80 美元。根据 CoinMarketCap 数据显示,该代币目前交易价格维持在 1.80 至 1.90 美元之间,市值为 31.1 亿美元,24 小时交易量超过 12.8 亿美元。[1] 分析师将价格波动归因于市场对流动性来源和去中心化交易所(DEX)指标可信度的严格审查。此外,由于币安联合创始人赵长鹏(CZ)担任 Aster 的顾问,争议进一步升级。不过,0xngmi 澄清称,两者之间并不存在任何关联或利益冲突。[2]

部分社区成员批评 DeFiLlama 存在偏见,并质疑其行为是否偏离了去中心化精神。这些人认为,币安将流动性迁移到 Aster 等链上平台可能是导致交易量镜像现象的原因之一。社交媒体上的讨论呼吁分析方法透明化,一些用户认为 DeFiLlama 对 Aster 的下架处理过于苛刻,针对了一家正在崛起的 DEX。[1] 与此同时,Aster 即将于 10 月 10 日进行空投计划,释放 4% 的总供应量(约 3.2 亿枚代币)。分析师警告称,这一流动性事件可能会加剧抛售压力。[1]

此次事件凸显了 DeFi 领域对聚合分析平台日益增长的依赖性,以及市场对数据可信度的高度敏感性。DeFi 项目需要更加透明地展示链上流动性来源,而分析公司也可能针对可疑交易量采用更严格的验证协议。[1] 对于投资者而言,这起事件敲响了警钟,提醒他们警惕过度依赖交易量指标的风险,同时强调了审查流动性来源的重要性。

随着争议持续发酵,利益相关者正密切关注 DeFiLlama 是否会在进一步调查后恢复 Aster 的数据指标,或者 Aster 能否通过独立审计和链上披露重振市场信心。此案还引发了更深层次的讨论,例如分析平台在维护市场诚信中的作用,以及去中心化生态系统中是否存在中心化把关的可能性。[1]

免责声明: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币币情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