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er交易量争议:DeFi数据信任危机全面爆发

领先的去中心化金融分析平台 DefiLlama 已删除了永续期货交易量数据,引发了市场对去中心化交易所 (DEX) 数据完整性和潜在刷量交易的担忧。此前,Aster 在多个交易对(如 XRP/USDT 和 ETH/USDT)上的交易量与中心化交易所币安的交易量高度相关,相关系数接近 1。而其竞争对手 Hyperliquid 在类似交易对中并未表现出这种相关性,这使得 Aster 的交易量真实性受到质疑。
DefiLlama 的匿名联合创始人 0xngmi 表示,这种统计一致性在去中心化市场中“不太可能自然发生”,并指出 Aster 缺乏透明度(例如缺乏挂单者和吃单者的详细订单级数据),阻碍了对其是否存在刷量交易的验证。
此次下架引发了加密货币社区的广泛争议。批评者指责 Aster 夸大交易量,而支持者则将其归因于币安流动性迁移的结果。区块链调查员 ZachXBT 批评知名人士 Anndy Lian 将虚假交易正常化的做法,认为这种行为损害了行业信誉。然而,Lian 辩称,“持仓量和价格走势一致”在顶级项目中是常见现象,并为虚假交易辩护。
尽管存在争议,Dune Analytics 的数据显示,Aster 平台总交易量超过 2.2 万亿美元,拥有 318 万用户,总锁定价值 (TVL) 为 15.2 亿美元。不过,Dune Analytics 创建者澄清,其数据依赖于 DeFiLlama 的 API,进一步凸显了数据分析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以及数据纠纷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
此次事件导致 Aster 原生代币 ASTER 价格暴跌 10%。此前,在币安联合创始人赵长鹏(CZ)的支持下,ASTER 曾在四天内飙升逾 29 倍。下架时,ASTER 的交易价格为 2.08 美元,完全稀释后的估值为 165 亿美元,与其代币发行时的 5.6 亿美元估值形成鲜明对比。
尽管价格下跌,Aster 仍继续推进其第三阶段“黎明”奖励计划,提供现货交易奖励和多维度评分机制。此外,币安宣布计划上线 ASTER 并赋予其种子标签,同时 Aster 更新了做市商计划以增强流动性。此前,Aster 平台 30 天交易量达 4936.1 亿美元,在下架前占据了永久去中心化交易所(DEX)近 50% 的市场份额。
Aster 与 CZ 的密切关系进一步加剧了外界的审查。CZ 的支持以及该平台的快速崛起(9 月底持仓量激增 33,500%),引发了人们对币安在 DeFi 领域影响力的担忧。批评人士认为,交易量同步表明币安的流动性被人为复制,而另一些人则指出,ASTER 代币在链上转移到币安现货钱包是其上市前战略布局的证据。
与此同时,Aster 计划于 10 月 10 日空投 3.2 亿枚代币,但数据完整性问题引发了投资者对信心的担忧。
DefiLlama 强调,其决定是出于对数据准确性的承诺。0xngmi 表示,平台用户依赖“我们数据的完整性”来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他还澄清,为避免利益冲突,DefiLlama 不持有 ASTER 或 Hyperliquid 的竞争对手 HYPE 的股份。
此次下架与该平台过去针对存在问题的项目的行动一致,强化了其在 DeFi 分析领域的守门人角色。与此同时,Hyperliquid 的 HYPE 代币交易价格为 48.89 美元,完全稀释后的估值为 489 亿美元,在永久去中心化交易所 (DEX) 市场中占据了约 70% 的份额,凸显了行业的竞争态势。
这一事件凸显了 DeFi 生态系统中更广泛的挑战,透明度和数据验证仍然是行业争议的焦点。尽管 DefiLlama 和 Dune Analytics 等分析平台在链上数据的聚合与可视化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但它们的方法和数据源可能会加剧市场诚信方面的争议。
随着 DeFi 的不断发展,创新与问责之间的平衡对于维护信任至关重要。目前,围绕 Aster 下架的争议凸显了数据驱动决策的脆弱性,因为在这个行业中,流动性、叙事和治理往往交织在一起。
免责声明: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币币情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