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X竞争呈现“赢家通吃”格局:流动性和财富效应成Crypto护城河
作者:Haotian;来源:X,@tmel0211
CEX(中心化交易所)之间的竞争被不少人比喻为腾讯与阿里的巨头之争,但两者其实并不完全相似。一个简单的逻辑是,互联网巨头的发展常受制于所谓“基因论”,例如腾讯始终未能在电商领域占据主导地位,而阿里也迟迟无法攻入社交市场。
这是因为在Web2.0时代,产品的护城河主要体现在用户关系和使用习惯上:社交关系需要时间沉淀,电商依赖信用体系的积累,内容生态则靠创作者群体的培育——这些都需要长期投入且短期内难以复制。
然而,在Crypto世界中,情况完全不同。Crypto领域的护城河只有一个:流动性和财富效应。
谁拥有最深的流动性池,谁就能提供最优的交易体验;谁能制造财富效应,谁就能吸引最多的用户和资金;谁掌握了定价权,谁就能成为规则的定义者。
换句话说,这是一个纯粹由资本和流量驱动的市场。正因为掌握了最大的流动性池,CEX几乎可以涉足任何领域并取得成功。
过去的两年里,CEX的进化速度令人瞠目结舌。它们不仅做交易平台,还扩展到钱包、Launchpad、风险投资(VC)、公链开发、去中心化交易所(DEX)以及MEME代币发射台等多个领域。
行业内的任何创新,CEX都有能力迅速复制,并且往往能够做得更好。所谓的竞品竞争和市场秩序,对于掌握绝对流动性优势的CEX巨头来说,完全可以无视。
更残酷的是,CEX之间的竞争理论上也是“赢家通吃”。平台流动性越强,吸引力越大,马太效应会不断强化头部玩家的优势。
当然,这种局面是否“健康”?说实话,在流动性霸权面前,这个问题已经显得不再重要。
这正是互联网巨头“抄袭即创新”逻辑在Crypto世界的重演,只不过这一次,连“基因限制”这道最后的屏障也不复存在了。
免责声明: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币币情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