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面临通胀预期偏离目标的新挑战

- 2025年10月10日
- |
- 08:01
波士顿联邦储备银行的一项新研究表明,美国家庭可能越来越怀疑美联储控制通胀的能力——这种观念的转变可能会使央行的政策路径比最近的价格飙升更加复杂。
研究发现,美国人的短期通货膨胀
这是一个经济概念,指商品和服务价格上涨,导致法定货币购买力下降。
这篇论文的作者、经济学家菲利普·安德拉德(Philippe Andrade)和迈克尔·威克莱因(Michael Wicklein)将密歇根大学消费者调查的最新数据与历史模式进行了比较。他们发现了令人不安的20世纪70年代末的现象,当时通胀在公众心理中根深蒂固,直到美联储以激进加息而闻名后才有所消退。
在以往的几次波动中——例如疫情期间的飙升——通胀预期曾大幅攀升,但主要与燃料和食品等特定的供应冲击有关。然而,当前的趋势很难用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来解释。研究人员警告称,这种不受短期因素影响的趋势“增加了通胀预期可能再次失控的风险”。
这一转变正值消费者对特朗普政府新出台的贸易措施做出反应之际,这些措施加剧了人们对进口商品成本的担忧。美联储内外的经济学家目前正在争论,这些关税究竟会引发短暂的通胀飙升,还是会造成更持久的压力,最终影响工资和价格行为。
尽管政策制定者公开淡化了风险,但数据却讲述了不同的故事。纽约联储9月份的调查显示,未来一年的通胀预期升至3.4%,而三年和五年的通胀预期仍远高于央行2%的目标。
波士顿联储的论文指出,20世纪70年代初的通胀(飙升)和疫情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解释的——两者都是由能源和食品价格的极端上涨推动的。但如今的通胀攀升,如同20世纪70年代末的通胀攀升一样,似乎源于心理因素而非供给。这种心态转变一旦形成,其破坏性可能远超价格冲击本身。
到目前为止,研究人员表示,“脱锚”的风险仍然可控,但他们警告称,这一趋势值得密切关注。历史表明,一旦公众对美联储管理通胀能力的信任开始动摇,重建这种信任就需要采取痛苦的政策措施,以及多年的耐心。
免责声明: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币币情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