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币圈「做市商」的运作机制与盈利逻辑
原文作者:看不懂的sol(X:DtDt 666)
最近币圈市场波动剧烈,不少投资者将矛头指向了币安做市商,甚至锚定黄金的$PAXG也出现了插针式下跌。许多散户抱怨“一买就跌,一卖就涨”,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本文将深入解析币圈做市商的运作方式。
做市商的定义与职责
“做市商”的英文原文是 Market Maker,可以理解为在没有市场的地方,做市商创造了一个市场。 做市商的主要功能包括:
- 手续费返还
- 通过双向挂单赚取微小价差利润,利用时间及信息延迟捕获流动性
- 价格发现,帮助市场高效定价,提供流动性
- 部分情况下可能存在操控市场的行为,配合消息抛售流动性给散户
做市商如何运作?
假设你是一个项目的唯一做市商,市场中没有其他投资者发布限价单。以下是做市商的操作过程:
1. 最优买价和最优卖价之间的价差(spread)是 0.01,最小价格变动单位是 0.01;所有吃单(taker)需支付 0.025%的手续费,而挂单(maker)可获得 0.01%的返利。
2. 当一笔市价卖单进入时,会以你的买一价 100 成交。这笔交易中,对方实际只收到 99.975(扣除 0.025 的手续费),而你可以拿到 0.01%的返利,实际付出 99.99。
3. 接下来,若有一笔买单与你的卖一价 100.01 成交,你将以 100.01 卖出之前以 99.99 买入的资产,赚取 0.02 的价差,加上返利,总利润约为 0.03。
4. 如果市场价格突然从 100 跌至 99.80,你需要调整订单薄以减少亏损:
- 撤掉原买单,重新挂上 99.80 和 99.79 的买单,并在卖一挂上 99.98 的单子。
- 这样操作后,持仓成本降低到 99.89,逐步减少亏损。
做市商的关键研究方向
做市商需要解决两个核心问题:
- 价格波动性: 不同时间窗口下的价格波动幅度。
- 成交量: 流动性对挂单价差和成交频率的影响。
根据不同的波动情况,做市商需要采取不同的策略:
- 低波动率市场:缩小报价差,最大化交易量。
- 日内高波动率市场:扩大报价差并增加订单量。
- 趋势市场:使用紧密的报价差。
- 高波动率市场:扩大价差并减少订单量。
做市交易的核心步骤
第一步:确定 fair price(定价)
- 参考其他市场的价格。
- 使用中间价定价法(mid price =(买 1 价+卖 1 价)/2)。
- 基于算法模型或市场深度进行定价。
第二步:确定价差(spread)
需要综合考虑:
- 市场平均成交量及其方差。
- 主动买单的大小和变化。
- Fair price 附近的挂单量。
- 短时间窗口内的价格波动。
数学视角下的价差优化
假设价格波动服从正态分布,计算不同价差下的预期收益:
- 以 0.04 的价差挂单,预估单位时间利润为 $0.0128。
- 以 0.06 的价差挂单,预估单位时间利润为 $0.0135。
- 以 0.04 的价差挂单,预估单位时间利润为 $0.0122。
结果显示,在 0.75 个标准差的位置挂单能获得最大利润($0.0135)。
为什么散户“一买就跌,一卖就涨”?
做市商通过挂单和调整仓位影响市场流动性,导致散户在买卖过程中容易遭遇价格反转。这种现象并非偶然,而是市场机制和做市商策略共同作用的结果。
总结: 做市商既是市场的润滑剂,也可能成为价格波动的推手。了解其运作机制,有助于投资者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
免责声明: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币币情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