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pple首席技术官大卫·施瓦茨回忆互联网早期时光:从DOS到区块链的技术演变
近日,Ripple首席技术官大卫·施瓦茨(David Schwartz)在社交媒体平台X上参与了一场关于互联网历史的讨论。尽管该话题与加密货币无直接关联,但引发了关于互联网发展及其未来迭代的深度思考。
当前,部分学派认为Web3将成为互联网的下一代形态,其核心在于去中心化,而区块链技术被认为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支柱。
这场讨论由X产品负责人兼Solana顾问Nikita Bier发起,他向其616,600名粉丝提问:“你们对互联网最早的记忆是什么?”这一问题迅速吸引了广泛关注,其中包括大卫·施瓦茨的回应。
施瓦茨分享了他对互联网早期的记忆,提到他曾经“编辑DOS启动文件以加载数据包驱动程序,在SLS Linux上配置SLIP(通过14张软盘安装),并记住bang路径”。他在推文中写道:
编辑DOS启动文件以加载数据包驱动程序,在SLS Linux上配置SLIP(在14张软盘上),并记住bang路径。https://t.co/0bnQEgWvRO
— David 'JoelKatz' Schwartz (@JoelKatz)2025年10月12日
作为一名资深技术专家,施瓦茨正是基于对互联网技术的深刻理解,于2012年参与创建了XRP及其底层账本系统。事实上,XRP账本的研发工作早在2011年便已开始。
2012年6月,施瓦茨与Jed McCaleb和Arthur Britto共同推出了一种分布式账本技术,旨在通过原生加密货币XRP改进比特币的一些基本限制,如交易速度和能耗问题。
价值互联网的未来
如今,加密货币和区块链正在改变价值交换的方式,正如互联网改变了信息交换一样。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加密货币的发展趋势将与互联网相似,逐步实现更广泛的应用。
加密货币的概念诞生于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其初衷是希望通过去中心化的技术改善金融体系,造福全人类。
随着Web3技术的兴起,加密货币的用例正在全球范围内扩展。例如,XRP Ledger最近更新了其机构DeFi路线图,为未来几个月的发展指明方向。该路线图重点关注两大主题:推出原生借贷协议,以及整合零知识证明(ZKP)以提升隐私保护和问责机制。
免责声明: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币币情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