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空机构Kerrisdale Capital盯上以太坊财库公司BitMine

霸气犀利2 小时前
从溢价14%到折价31%,看Kerrisdale如何拆穿溢价定增「谎言」。

原文作者:Eric,Foresight News

北京时间10月8日晚21:47,美国纽约当地时间8日早间8:47,知名做空机构Kerrisdale Capital在社交媒体X上公开表示已做空以太坊财库公司BitMine的股票BMNR。Kerrisdale在推文中明确表示,其并非看衰以太坊本身,而是认为财库公司模式为BitMine带来的股价相对净资产的溢价即将消失,并押注其将恢复到平价甚至折价。

Kerrisdale Capital近年来频繁针对加密货币概念股进行操作。今年年中,该机构曾成功做空比特币矿企Riot以及MicroStrategy(当时名为Strategy)的股票,导致相关公司在消息传出后股价显著下跌。然而,此次宣布做空BMNR后,其股价并未立即大幅下挫,昨夜的波动更多是跟随大盘走势。不过,从价格来看,美国当地时间10月10日BMNR的收盘价(52.47美元)较8日的收盘价(60美元)下跌超过10%。

做空MicroStrategy的基金盯上了以太坊财库公司

细读Kerrisdale发布的做空报告,其选择做空BitMine的六大理由可谓直击要害。与此前做空Riot和MicroStrategy时同时做多比特币的对冲策略不同,此次Kerrisdale选择裸空BMNR,显示出其对BitMine模式的极度不信任。

「飞轮」效应演变为「死亡螺旋」

Kerrisdale看空BitMine的理由主要包含以下六个方面:

  1. 每股以太坊含量被严重稀释:BMNR在短短三个月内通过ATM(at-the-market)发行超过2.4亿股,融资超100亿美元,日均融资约1.7亿美元,严重稀释每股以太坊含量;
  2. mNAV持续下降:BMNR的市值对其净加密资产价值(mNAV)的溢价已从8月的2.0倍下降至1.4倍,趋势持续恶化;
  3. 通过财务手段掩盖套现事实:近期3.65亿美元的「溢价」融资实为深度折价,附带的认股权证大幅摊薄普通股价值;
  4. 披露不透明:公司自8月25日起停止披露每股NAV和总股本,投资者无法判断每股以太坊「含量」是否增长;
  5. 竞争加剧:美国已有154家公司计划筹集近1000亿美元用于加密财政战略,ETF的推出将进一步削弱DAT的稀缺性;
  6. Strategy模式失效:作为DAT鼻祖的MicroStrategy(过去名为Strategy)的mNAV溢价已从2.5倍跌至1.4倍,市场对该模式信心动摇。

要理解做空逻辑,首先需要了解DAT公司的核心运作模式。正如Kerrisdale在报告中指出,其核心逻辑在于:以高于账面代币价值的价格发股 → 募资 → 购买更多币 → 提高每股币量 → 维持溢价 → 再发股,形成自我强化循环。

例如,假设A公司账面有价值10亿美元的比特币,总股本为1亿股,那么A公司可以以高于10美元每股的价格发行新股募资。投资者预期募资后公司将购入更多比特币,从而提高每股比特币的「含量」并推动股价上涨,因此愿意支付溢价购买新股。随着公司购入更多比特币,每股比特币含量增加,股价也随之抬升。这种机制可以持续推动股价上涨。

但要维持这一循环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初始阶段mNAV需存在溢价或至少有产生溢价的预期,二是溢价率需保持稳定。如果溢价率为0甚至为负,投资者不如直接购买相应的加密资产。

结合上述分析,我们可以从1、2、4三点解读Kerrisdale的看空原因。根据报告内容,截至10月6日,BitMine总计发行了超2.4亿股,总股本达到3.117亿股。虽然7月至8月期间,BitMine通过飞轮效应将每股以太坊含量从2.7 ETH/千股提升至7 ETH/千股,但Kerrisdale估算,从8月25日至10月6日期间,公司以太坊持有量增加了65%,而每股以太坊含量仅增长了17%。

做空MicroStrategy的基金盯上了以太坊财库公司

Kerrisdale认为,稀释导致的每股含量增速将持续落后于以太坊持有量的增速,再加上mNAV从8月的2倍降至1.4倍,两者可能相互作用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平价甚至折价。

如果说数据尚存猜测成分,那么BitMine自8月25日起停止披露每股NAV和总股本的行为则进一步坚定了Kerrisdale的判断。正如其在X上所言:「如果每股收益有所改善,他们应该大力宣传。」

「溢价定增」实为「折价套现」

9月22日,BitMine宣布与某机构投资者签订证券购买协议,通过注册直接发行以每股70美元的价格发售5,217,715股普通股,并授予认购最多10,435,430股普通股的认股权证(行权价每股87.50美元)。扣除配售代理费及其他预估费用前,公司预计本次发行总收益约为3.6524亿美元。

通常情况下,这类融资消息会推动股价上涨,但Kerrisdale认为这是BitMine一次通过财务手段实现的折价套现。

报告指出,70美元的发行价较当日收盘价61.29美元存在约14%的溢价,但每1股附送2份认股权证(行权价87.5美元,期限1.5年)。按Black-Scholes模型(vol 100%,rate 4%)并计入40%流动性折价,每份权证价值约14美元。

Black-Scholes模型由Fischer Black和Myron Scholes于1973年提出,并因此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用于解决「在给定条件下,一个只能在到期日执行的期权今天应该值多少钱」的问题。Kerrisdale将波动率(vol)设定为100%,无风险利率设为4%,计算出BitMine在9月22日的发行中每份权证价值约14美元。

因此,剔除两份价值14美元的权证后,BitMine的实际融资额仅为2.2亿美元,相当于实际每股发行价约为42美元,较当日收盘价折价约31%。Kerrisdale认为,尽管对于投资者而言这笔交易可能并不亏,但一家DAT公司若需通过实际折价方式募资,则表明其飞轮效应的必要条件之一已失效,进一步凸显BitMine模式的疲态。

DAT已不再稀缺

报告指出,2020年MicroStrategy启动比特币财库策略时,市场缺乏合规、便捷的加密资产投资工具,DAT成为了一种「杠杆替代品」。然而,截至目前,美国市场已有超过150家公司宣布类似策略,计划融资总额接近1000亿美元。同时,SEC简化ETF审批流程,预计将迎来「ETF海啸」,更低成本、更高流动性的以太坊投资渠道或将迅速占领市场。

Kerrisdale表示,即使是最老牌的MicroStrategy的mNAV溢价也已从年内最高的2.5倍跌至1.4倍,说明市场对DAT模式的信心已明显动摇。此外,MicroStrategy自身也在8月突然取消仅在2.5倍溢价率下发新股的承诺,这种信任与纪律一旦崩塌便难以修复。若市场对MicroStrategy甚至其自身的信心都已不足,模仿者无疑将率先倒下。

Kerrisdale在报告开头总结道:我们并非做空以太坊,而是做空「投资者仍应为ETH支付溢价」这一观念。如果想持有ETH,直接购买、质押或买入ETF即可。BMNR的卖点是「比ETH本身更值钱」,但其策略平庸、竞争激烈、披露不透明、每股ETH增速放缓,所谓「溢价融资」实为稀释(再加上不存在稀缺性)。在此背景下,BMNR溢价注定继续下降。

「热爱」做空的Kerrisdale与充满争议的DAT

Kerrisdale Capital是华尔街最活跃的「多空对冲+事件驱动」基金之一,以炮轰式公开做空闻名。近年来,其火力集中在估值脱离现实的加密货币概念、量子科技、SPAC等领域。2023年末至2024年初,Kerrisdale曾做空Marathon Digital和Cipher Mining,分别导致两家公司单日股价下跌5%至8%。此外,Kerrisdale在上半年还做空了量子计算概念股IonQ和D-Wave Quantum,但后者在短暂下跌后均走出大幅上涨。

Kerrisdale Capital创始人兼首席投资官Sahm Adrangi早年在德意志银行从事高收益债券和杠杆贷款债务融资相关工作,并在Chanin Capital Partners担任债权人委员会破产和庭外重组顾问。之后,Adrangi加入资产管理规模达20亿美元的不良债务对冲基金Longacre Management,任分析师。

Sahm Adrangi因在2010年和2011年做空并揭露中国欺诈性公司而声名鹊起,对象包括China Marine Food Group、China-Biotics、Lihua International等。其当时的做空标的China Education Alliance与ChinaCast Education Corp此后还受到SEC调查与处罚。

Kerrisdale并非只做空不做多的基金公司,但近期其主要精力放在了估值虚高的公司上,DAT正是最新目标。正如开头所述,这种裸空的自信操作往往基于发现了根本性的逻辑漏洞。尽管Kerrisdale今年以来的做空战绩并不突出,多数被做空的公司在短暂下跌后转向上涨,但其在DAT公司模式上的独到观点仍值得关注。

今年以来,尽管大量美股上市公司开始尝试比特币、以太坊甚至其他山寨币的DAT公司模式,并不乏知名投资人为之背书,但包括Vitalik在内的Web3行业人士对此表示担忧。如今看来,这些担忧不无道理。在概念火热、流动性充足的市场中,DAT公司股价确实可以迎风起飞,但这种堆积泡沫式的上涨迟早难以为继。

我们不否认,在市场整体向好时,DAT公司可以在炉里添一把柴火,但当泡沫褪去,这些早已碳化的柴火扬起的灰又会迷了谁的眼睛呢?

免责声明: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币币情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