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L机制:去中心化与中心化交易平台的终极对决

霸气犀利23 小时前
如果不是这次大暴跌和大爆仓,或许大部分人并不会深入了解Hyperliquid和Binance的ADL到底有什么区别。

近期,一场大规模的市场暴跌和爆仓事件意外引发了一场公开争论。这场争论不仅揭示了加密货币交易领域关于风险管理的核心分歧,更将去中心化与中心化交易平台之间的哲学差异推向了风口浪尖。

Hyperliquid 创始人 Jeff Yan 在社交媒体上直接批评一些中心化交易平台,称它们严重少报用户清算情况。他举例指出,在 Binance 平台上,即使同一秒内有数千个清算订单,也可能只报告一个。由于清算是突发事件,在某些情况下,少报的数量可能高达 100 倍。

ADL,最后的防线

这一言论无疑是对 Binance 的直接挑战。Binance 创始人 CZ 随后疑似回应称,当其他平台试图忽视、隐藏或推卸责任时,Binance 和其生态系统参与者选择自掏腰包数亿美元来保护用户资金,体现了不同的价值体系。

ADL,最后的防线

这场争论迅速引发了行业内的站队。DeFi 老炮 Andre Cronje 支持 Binance,而 Solana 社区核心成员、Helius Labs CEO Mert 则力挺 Hyperliquid。整个行业因此分裂为两大阵营。

ADL,最后的防线

然而,这场争论的本质是去中心化交易平台(DEX)与中心化交易平台(CEX)在风险管理上的根本立场不同,而这种差异最显著地体现在 ADL(自动减仓)机制的设计上。

ADL:最后一道防线

ADL(Auto-Deleveraging),即自动减仓,是加密货币交易平台的最后一道风险防线。当清算造成的损失超出保险基金的承受能力时,平台会通过强制平掉盈利头寸以维持偿付能力。尽管听起来残酷,但这是确保平台不破产的必要手段。

Hyperliquid 的 ADL:罕见但透明

Hyperliquid 的 ADL 系统被设计为一个多层防护网,仅在所有其他机制失效时才会启动。具体而言,当交易者的头寸跌破维持保证金要求时,系统首先尝试通过标准清算程序匹配订单簿中的清算订单。如果订单簿深度不足,头寸和抵押品会被转移到 Hyperliquid 流动性提供者池(HLP 金库)。只有当 HLP 金库或隔离头寸账户的价值变为负数时,ADL 才会被激活。

Hyperliquid 的 ADL 触发条件是:保险基金余额+头寸保证金+未实现盈亏≤0。例如,使用 2 倍杠杆的情况下,可能需要超过 50% 的跌幅才会触发 ADL。

2025 年 10 月 11 日的大暴跌中,Hyperliquid 首次触发了全仓模式的 ADL,这距离平台上线已超过两年。相比之下,逐仓模式下的 ADL 事件仅发生过几次。

一旦 ADL 被触发,系统会根据「最大鲸鱼优先」原则排队处理。排名公式为:标记价格÷入场价格×名义头寸÷账户价值。这个算法综合考虑了未实现盈亏、杠杆率和头寸规模三个因素,并每 3 秒动态更新一次。

Hyperliquid 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去中心化执行和完全透明度。所有步骤都通过智能合约自动运行,任何人都可通过区块浏览器实时审计清算和 ADL 事件。

Binance 的 ADL:常规但不透明

Binance 的 ADL 是 USDT 本位期货平台的最后一道防线,在保险基金耗尽后启动。触发条件包括:头寸达到破产状态(亏损超过维持保证金)、清算订单以较差价格成交产生超出保证金的损失,以及期货保险基金无法覆盖亏损。

Binance 的 ADL 分数决定谁先被强平。对于盈利头寸,ADL 分数=盈亏百分比×有效杠杆;对于亏损头寸,排名方式为盈亏百分比÷有效杠杆。

Binance 提供了一个五级灯条系统,帮助用户直观了解自己的 ADL 风险等级:

  • 零到一条绿灯:低风险(队列底部 80%)。
  • 两条灯:中等风险(排名 60%-80%)。
  • 三条黄灯:较高风险(排名 40%-60%)。
  • 四条橙灯:高风险(排名 20%-40%)。
  • 五条红灯:最高风险(前 20%,极端行情下优先被强平)。

ADL,最后的防线

在 ADL 启动后,系统会按照 ADL 分数从高到低排队,以破产价格或更好的标记价格强制平仓。整个过程通过中心化引擎执行,不在公开订单簿上进行。

两种哲学的碰撞

Hyperliquid 和 Binance 的 ADL 机制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哲学。前者强调结构性透明,通过技术架构强制公开所有操作,无人能作假;后者则注重效率优先,用中心化换取速度,但代价是必须信任平台不会滥用权力。

在平时,这种差异可能并不明显。但在极端行情下,比如 2025 年 10 月 11 日的大暴跌,两种机制的优劣便被无限放大。

免责声明: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币币情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