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第二曲线”:TradFi与AI双轮驱动,万亿级全球结算层初现雏形
9月3日,自称为「以太坊生态的机构级产品、BD和市场部门」的Etherealize宣布完成4000万美元融资。此轮融资由Electric Capital和Paradigm领投,值得注意的是,以太坊联合创始人Vitalik Buterin与以太坊基金会也直接参与了投资。
这一投资标志着以太坊社区对专业化和机构化发展路径的坚定支持,并释放了一个明确信号:以太坊的增长逻辑正从「扩容」转向「应用层」的外溢与融合。
回顾发展历程,从2020-2021年的DeFi浪潮,到CeDeFi实践,再到如今加速融入TradFi,以太坊对传统金融的革新方式不断演进。
当前,以太坊正从「基础建设期」迈入「应用爆发与生态重塑期」,一条万亿美元级别的「第二曲线」正在浮现。
01 扩容之后,新的增长引擎正在切换
过去,以太坊的发展主旋律一直是「扩容」(Scaling)。随着Arbitrum、Optimism等L2 Rollup方案的成熟,以及Danksharding、EIP-4844等协议的逐步推进,以太坊的基础计算能力和吞吐量显著提升,尤其是L2生态已经搭建起坚实的「执行层」基础。
可以说,经过数年的探索,以太坊已初步解决了「能用」的问题。但更关键的问题在于:它要被谁用?怎么被用?
当前,以太坊面临的挑战愈发严峻:
-
一方面,Solana、Sui等高性能公链凭借「更快、更便宜」的优势侵蚀链上市场;
-
另一方面,Visa、Stripe、Paypal、Robinhood甚至富达等Web2巨头纷纷推出自研公链或集成去中心化清结算系统,完善其Crypto/TradFi布局。
过去五年间,以太坊无疑是创新的温床,几乎成为最佳的「可组合的链上金融实验室」,支撑了整个Web3的实验浪潮。
然而,这一阶段的创新主要面向Web3原生用户,本质上仍局限于「链上资本的自循环」。现实世界的资产、机构与用户却始终停留在观察席上。
在这样的竞争格局下,以太坊的技术领先性已不再是护城河。要继续增长,它必须回答一个更宏大的问题:如何突破Web3自身边界,成为真正的全球资产底层结算层?
新的增量正来自Web3之外——AI的算力需求和传统金融的结算需求同时推动其进入新周期。
典型例子是RWA(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浪潮,银行、券商、基金公司等传统金融机构正积极尝试将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资产搬上区块链,实现链上清算与实时结算。
同时,AI行业渴望一个中立、可信的结算层解决核心痛点,包括模型与数据确权、去中心化计算验证等。而区块链天然适配AI的这种需求。
当然,要承载TradFi与AI的需求,以太坊必须在性能、隐私与模块化层面全面升级。
02 新路线图:zkVM、AI、隐私的多线并进
为应对这些新诉求,以太坊社区与基金会正在推进几条关键战略。
首先是zkVM(零知识虚拟机),这不仅是L2扩容的技术延伸,更是对以太坊主网功能的颠覆性重塑。目前,以太坊基金会正在推进主网级zkVM架构,使交易验证由零知识证明(ZKP)替代重复执行,从而大幅提升吞吐量与安全性。
zkVM的核心逻辑在于转变信任模型。传统以太坊依赖所有节点重演交易达成共识,而zkVM的优势在于只需验证证明,大幅降低同步与执行成本。
在新架构下,以太坊主网有望彻底成为「计算结算层」,专注于验证ZK证明并锚定最终状态,L2则成为高效的「执行层」。
Vitalik Buterin上个月转推赞扬开发者提出的适用于精简以太坊的最小zkVM,该方案针对XMSS聚合和递归优化,相比Cairo,leanVM通过四指令ISA、多线性STARK和logup查找最大限度降低了承诺成本。
另一个明确信号是9月15日以太坊基金会成立人工智能团队「dAI」,致力于构建去中心化AI生态。这标志着以太坊不再只是被动地「被AI使用」,而是主动地「与AI结合」。
dAI团队的核心任务是定义AI模型在区块链上的标准、激励和治理结构,包括:
-
ERC-8004:旨在建立一个「可组合、可访问的」去中心化AI基础设施层;
-
x402:定义统一的链上支付和结算标准,确保高效、原子级的微支付。
此外,为了迎接TradFi的数万亿资产,以太坊需解决隐私和合规这对矛盾体。其隐私路线图已开始分层:
机构隐私重点探索L2/L3上的合规隐私方案,确保加密交易和清算的同时满足监管要求。
个人隐私则通过账户抽象和L2隐私增强技术解决MEV攻击和个人交易数据泄露问题。
这三条路线——通用性(zkVM)、应用边界(dAI/新标准)和合规性(隐私)——共同构成了以太坊面向AI和TradFi需求的「第二曲线」核心战略。
03 如果「第二曲线」跃迁成功?
正如从2020-2021年的DeFi浪潮,到CeDeFi实践,及最新主动融入TradFi,以太坊对全球金融的革新方式一直在「适者生存」。
因此,当下以太坊的这场「超进化」并非易事,但一旦跃迁成功,其生态和地位将发生彻底重塑。
首先,以太坊将从「应用平台」升级为「算力&金融基础设施平台」,成为事实上的「全球价值结算层」。
随之而来,越来越多高价值业务(如机构级RWA、AI模型验证、去中心化数据市场)将直接部署在以太坊或其zk-native结构之上,形成巨大的流动性池和信任保障。
L2/Rollups生态将演化为「协作网络」,专注于提供不同的执行环境,最终底层稳定币、隐私协议、数据预言机、AI模型市场等子生态有望崛起,为机构和AI提供必要的「中间件」。
总的来看,正在成型的以太坊「第二曲线」,标志着它从「加密货币计算层」向「全球信任与结算层」的飞跃——不再只是投机者的乐园,而是快速蜕变成为全球经济基础设施中不可或缺的金融原语。
毕竟AI行业需要它的可信中立,传统金融需要它的高效合规,ZKVM、AI团队和隐私路线图,是以太坊为满足这两种万亿美元级需求而打出的组合拳。
请相信,最好的时代,在后面。
免责声明: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币币情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