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加密货币监管滞后引发金融稳定风险
金融稳定委员会(FSB)周四发布警告,称由于全球对价值4万亿美元的数字资产市场监管方式差异显著,加密货币公司正利用分散的监管漏洞,可能威胁到金融系统的稳定性。
FSB针对近40个司法管辖区的审查揭示了“重大差距和不一致”,这些缺口可能对金融稳定以及有弹性的数字资产生态系统的发展构成风险。报告于本周四正式发布。
FSB 全球加密资产框架实施不均衡为#监管套利并使加密资产市场的监管变得复杂,因为加密资产市场本质上是全球性的,并且不断演变。我们的同行评审包含更多信息:https://t.co/IdgZgErsKF#加密 #稳定币 pic.twitter.com/ieF7sZOf0f
— FSB(@FinStbBoard)2025年10月16日
监管套利加剧风险
监管机构指出,规则的不均衡导致了监管套利现象,加密货币提供商及稳定币发行人在选择业务所在地时,往往优先考虑监管最宽松的司法管辖区。
报告强调,跨境监管仍然“分散、不一致且不足”。尽管一些执法工具存在,但它们“很少扩展至更广泛的监管目标或金融稳定监测”。
欧洲银行管理局近日发布的另一份报告也披露,部分加密货币公司通过“择地诉讼”策略,专门选择“监管措施较轻或市场准入要求较低的司法管辖区”,以规避反洗钱控制较弱的欧盟市场。
金融稳定委员会秘书长约翰·辛德勒向《金融时报》表示:“这些都是我们希望避免的事情,但现在已经开始显现。”
报告进一步指出,“加密资产与传统金融体系之间的联系正在增强”。大型全球银行尽管基数较低,但已大幅增加对加密资产的审慎敞口和托管服务。
Gate首席商务官Kevin Lee在解密采访中表示,FSB的警告“非常合理”。他补充道:“当规则不够完善时,杠杆和流动性会转移到监管最薄弱的领域,从而将局部冲击转化为跨境风险。”他认为,加强数据管理、资产隔离和保证金标准可以有效降低连锁风险。
此外,报告提到,稳定币发行者目前持有的储备规模已与外国政府或大型货币市场基金相当,一旦在压力下发生快速清算,可能引发市场混乱。
金融机构面临加密货币风险
FSB发现,越来越多的大型金融机构正在将稳定币整合到支付和结算服务中,从而增加了其对加密生态系统的敞口。尽管监管分歧日益扩大,美国在唐纳德·特朗普总统的领导下采取了相对友好的加密货币立场,而欧洲则保持谨慎。
辛德勒对许多加密货币市场缺乏杠杆监管表示担忧,用户可以通过抵押风险敞口借款或利用债务来扩大交易。报告指出,针对此类高风险活动的监管“通常不足”,而CASP的报告机制薄弱“阻碍了当局有效监控和应对金融稳定风险的能力”,可能导致“市场压力下出现连锁倒闭”。
Netcompany SEE & EUI区块链高级顾问Nikolaos Kostopoulos在接受解密采访时指出,尽管欧盟的MiCA立法是“迈向协调的重要一步”,但不均衡的实施仍让企业“利用监管漏洞”。他呼吁通过一致的跨境执法实现“真正的融合”。
尽管各司法管辖区在实施FSB 2023年7月提出的建议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报告发现“很少有司法管辖区最终确定了GSC(全球稳定币)的监管框架”。
报告还指出,即使已最终确定的框架也显示出有限的一致性,“实施不均衡”为“监管套利创造了机会”,并使全球加密市场的监管更加复杂。
为弥补现有差距,金融稳定理事会目前已提出八项建议,敦促各司法管辖区通过综合评估加强数据能力,提升金融稳定风险的监测水平,并制定双边和多边安排,确保积极开展跨境合作。
免责声明: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币币情的观点或立场
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