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业巨头通过举债数十亿美元,加速向人工智能领域转型
全球大型上市矿业公司正在通过发行可转换债券筹集数十亿美元资金,这是自2021年以来最大规模的资本市场行动。
这一趋势可能标志着矿业公司在人工智能(AI)领域的扩张进入新阶段。然而,若无法实现预期利润增长,则可能面临股权稀释和债务压力加剧的风险。
新一轮大规模债务融资潮
2025年成为比特币矿工融资的关键一年。Bitfarms近期宣布发行总值5亿美元的可转换优先票据,到期时间为2031年。此外,TeraWulf也计划发行总额达32亿美元的优先担保票据,用于扩展其数据中心业务。
据TheMinerMag报道,截至2024年第四季度,15家上市矿业公司通过可转换债券及债务票据筹集的资金总额达到创纪录的46亿美元。尽管2025年初这一数字一度降至2亿美元以下,但在第二季度又迅速攀升至15亿美元。
这种资本运作策略借鉴了MicroStrategy近年来的成功经验,但与2021年的挖矿周期存在显著差异。当时,ASIC矿机常被用作贷款抵押品。
如今,越来越多的矿业公司选择发行可转换债券作为一种更灵活的融资手段。这种方式将财务风险从设备回收转移至潜在的股权稀释。
虽然这为企业提供了更大的运营与扩张空间,但也要求更高的业绩增长和收入表现,以避免削弱股东权益。
机遇与挑战并存
如果矿业公司能够成功转向多元化商业模式——例如构建高性能计算(HPC)/AI基础设施、提供云计算服务或租赁哈希算力——这些资本注入将成为推动增长的强大杠杆。
相较于单一的比特币挖矿业务,多元化数据服务有望带来更长期的稳定性。
例如,Bitfarms已获得麦格理银行提供的3亿美元贷款,用于支持其Panther Creek项目中的HPC基础设施建设。如果AI/HPC相关收入能够持续增长,这种融资模式可能比2021年依赖ASIC留置权的结构更具抗风险能力。
在公司宣布债券发行后,市场对矿业股的反应普遍积极,随着扩张和增长叙事的强化,股价也随之上涨。然而,未能实现预期目标的风险依然存在。
假设该行业无法创造足够的额外收入来覆盖融资和扩张成本,在此情况下,股权投资者可能遭受重大损失,且股权将因稀释而大幅贬值,而不是像以往周期那样通过收回设备来缓解危机。
当前,比特币挖矿难度已达到历史新高,压缩了矿业公司的利润空间。同时,近几个月来,各大公司的利润率持续下降。
总而言之,矿业正再次测试金融工程的边界,在创新与风险之间寻求平衡,努力从传统的能源密集型挖矿向数据驱动的计算能力转型。
免责声明: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币币情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