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2025年第三季度:看跌期权情绪与链上基本面的博弈分析

天才社长18 小时前
摘要
日本最大的几家银行计划推出日元稳定币,以实现企业支付的现代化、降低成本并加速全国范围内区块链的采用 。
币币情报道:

比特币在2025年第三季度的价格走势揭示了市场情绪的复杂性,期权市场的看跌势头与链上基本面和机构乐观情绪形成鲜明对比。尽管比特币价格在75,000美元至108,000美元之间波动,但技术指标、资本重新配置模式以及投资者心理之间的相互作用表明,市场正处于一个关键的拐点。

比特币

本分析深入探讨了衍生品市场的看跌情绪如何影响资本流动,并解释为何整体市场仍保持谨慎看涨态势。

比特币的看跌势头和期权市场:2025 年第三季度资本重新配置的情绪驱动分析

链上指标:回调中的看涨基础

尽管短期回调考验着投资者的决心,但比特币的链上数据仍然显示牛市健康发展。根据一项研究,MVRV Z值(衡量相对于市场价格的实际资本收益/损失的指标)在7.5万美元的跌幅中跌至1.43,但此后反弹至2.1,与以往牛市周期的历史模式一致。

比特币杂志分析

这表明近期回调属于正常盘整阶段,而非看跌逆转。

与此同时,追踪长期持有者获利回吐的“价值销毁天数”(VDD)指标已进入“绿区”,这一区间通常与熊市后期或牛市复苏初期相关。这表明经验丰富的投资者正在逢低吸纳比特币,这种行为与2020-2021年的周期一致。此外,持有1-2年比特币的群体(通常被视为资深投资者)正在增持,这一趋势在历史上往往先于历史高点出现。

期权市场情绪:看跌预期

尽管有这些看涨的链上信号,比特币期权市场却变得越来越悲观。比特币期权的看跌/看涨比率(PCR)已升至1.1,关键执行价位(如120,000美元和140,000美元)的看跌期权需求急剧飙升。

Cointelegraph 报道

这些水平的未平仓合约已经激增,反映出交易员为对冲潜在波动而采取的策略转向下行保护。

Cointelegraph指出,衡量下行保护成本的Delta倾斜度已攀升至10%以上,达到两年多以来的最高水平。这表明专业交易员正在为看跌期权支付溢价,这是典型的看跌情绪信号。此外,Deribit的180天看涨/看跌期权倾斜度已急剧转为负值,表明市场对宏观经济风险的担忧加剧,包括美国股市波动和潜在的全球经济衰退压力,Cointelegraph也强调了这一点。

资本重新配置:机构信心 vs. 散户谨慎

投资者情绪调查显示了资本重新配置模式的二元性。尽管散户交易员越来越多地在期权市场采取防御性策略,但机构投资者仍然看涨。全球

Bitget 调查

调查发现,66%的投资者计划在未来六个月内增加加密货币配置,并将比特币作为核心资产。这种信心源于ETF的流入、美国监管的清晰度以及比特币在加密货币市值中64%的主导地位。

然而,期权市场却讲述了一个不同的故事。超过60亿美元的比特币和

以太坊

2025年第三季度,约有11.5亿美元期权到期,流入短期价外(OTM)看跌期权,Cointelegraph重点介绍了这一变化。这种资本重新配置反映了避险环境,交易员优先考虑下行保护,而非投机性押注。看跌期权的激增也与矿商的

比特币

资金外流相吻合,因为大额持有者在交易所存入了超过51,000 BTC(55亿美元)——同一家媒体报道了一个历史上看跌的信号。

宏观和监管顺风:平衡之道

正如《比特币杂志》此前指出的那样,比特币与美国股市的相关性依然强劲,这意味着传统市场的任何疲软都可能加剧加密货币的波动。然而,包括宽松货币政策和持续的ETF资金流入在内的宏观经济利好因素,提供了一定的平衡作用。2025年9月通过的《金融创新与技术法案》也提高了监管透明度,鼓励机构投资者参与衍生品市场。

阿米娜集团报告

第三季度衍生品交易量激增,永续合约因其持续的敞口占据了78%的交易量。根据Amina Group的研究,像币安这样的中心化交易所占据了35.7%的市场份额,而像Hyperliquid这样的去中心化平台占据了73%的DEX衍生品交易量。流动性来源的多样化表明市场正在走向成熟,尽管2025年9月的清算事件——24小时内16亿美元的仓位被抹去——凸显了该行业的投机性质。

结论:应对看跌风险

比特币2025年第三季度的走势,将由看跌期权情绪与坚韧的链上基本面之间的拉锯战所定义。尽管期权市场反映出谨慎情绪,但历史模式表明,深度回调往往先于爆发式反弹。投资者的关键在于平衡短期防御策略与对比特币宏观经济利好的长期信心。

随着市场接近11万美元和13万美元等关键水平,技术指标、资本重新配置和市场情绪之间的相互作用将决定此次回调是暂时的回调,还是新一轮牛市的序幕。目前,数据表明牛市远未结束,但期权市场仍需保持警惕。

免责声明: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币币情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