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代币回购盘点:总额突破14亿美元,前十大项目占比高达92%

区块链小多14 小时前

作者:Yuqian Lim, Coingecko

编译:Felix, PANews

2025年哪些代币的回购规模最大?Coingecko近期汇总了各项目代币回购的数据,并按美元价值计算列出了28种代币回购支出的排名。以下是详细内容。

Hyperliquid成为今年迄今为止回购规模最大的代币,其援助基金已花费超过6.4464亿美元。仅Hyperliquid一家就占据了2025年所有代币回购支出的46%,相当于第2至第10大代币回购项目的总和。Hyperliquid总计至少回购了2136万枚HYPE,占总供应量的2.1%。

HYPE代币回购的平均月度支出为6550万美元,从3月的最低3914万美元到8月的最高1.1062亿美元不等。截至目前,HYPE代币回购的平均价格约为30.18美元。

LayerZero目前是第二大代币回购项目。9月,该项目宣布斥资1.5亿美元回购早期投资者持有的ZRO总供应量的5%。这使得ZRO的平均回购价格达到3美元,这一价格上次出现是在5月份。然而,LayerZero表示,此次回购仅为一次性自主回购,未来可能被拥有定期代币回购计划的项目超越。

紧随其后的是Pumpfun,其回购金额达1.3817亿美元且仍在增加。自7月启动代币回购以来,Pumpfun平均每月花费4047万美元回购PUMP。尽管与HYPE相比,Pumpfun的代币回购支出较低,但值得注意的是,Pumpfun已经回购了占总供应量3%的代币。平均回购价格为0.0046美元,这意味着在10月11日加密货币市场崩盘后,Pumpfun的回购代币目前处于账面亏损状态。

与此同时,Solana生态去中心化交易所Raydium以1.0035亿美元的代币回购和销毁支出位居前列。与仅在今年实施回购计划的前三名项目不同,RAY代币的回购计划自2022年起便已开始。

另外四个设有回购并销毁计划的项目分别是:Rollbit(花费2793万美元营收)、Bonk通过其启动板Bonkfun获得的收益(2730万美元)、Tron生态系统的Sun平台(303万美元)以及交易所WOO(168万美元)。

总体来看,在2025年,已有28个知名项目明确将部分资金用于代币回购。至于是否会有更多项目实施代币回购,目前尚不得而知,因为加密社区仍在讨论回购是否是向代币持有者返还价值的最佳机制。

GMX、MPLX和SKY回购比例较高

去中心化交易所GMX今年迄今已回购其总供应量的12.9%,回购金额达2086万美元,共回购133万枚代币,回购比例最高。不过,GMX的回购和分配机制意味着并非所有回购的代币都会退出流通。平均而言,GMX每月在代币回购上的支出为224万美元,回购金额从123万美元到581万美元不等(4月创纪录)。

排名第二的是Solana发行平台Metaplex,其已花费1378万美元回购总量6.5%的MPLX代币,回购资金来自协议收入的一半。MPLX代币回购支出每月在65万美元至257万美元之间,平均每月138万美元。

自2月推出以来,Sky Protocol的程序化代币回购已累计占总供应量的5.4%,使用了7882万美元的盈余收入,使其成为回购比例第三高的代币。SKY代币回购每月支出在296万美元至1831万美元之间波动,平均每月968万美元。

相比之下,Jito和Chainlink的代币回购支出分别达到100万美元和1045万美元,但今年迄今仅占总供应量的0.05%。在回购规模前十的代币中,Ethena和Aave的回购占总供应量的比例最低,仅为0.6%。

不包括回购销毁计划在内,本文考察的23个代币回购项目平均回购了各自总供应量的1.9%。到目前为止,在这23个项目中,有14个回购的代币数量还不到总供应量的1%。

2025年代币回购支出是多少?

截至目前,2025年的代币回购总额已超过14亿美元,由于Hyperliquid的援助基金在低流通量/高FDV代币经济学饱受批评的情况下推广了该机制,因此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换言之,今年各项目平均每月在代币回购上的支出总计1.4593亿美元。

2025年代币回购汇总:总额超14亿美元,前10项目占92%

虽然9月份代币回购支出出现激增,但这主要是由于LayerZero的一次性回购公告,且未具体说明回购的具体实施时间。若不计入ZRO的回购,9月的代币回购支出仅为1.6845亿美元。

尽管如此,继7月份回购支出环比增长85%之后,下半年代币回购支出显著增加。10月上半月,代币回购支出已达到8881万美元,有望连续第四个月超过上半年9932万美元的月均水平。

按2025年至今代币回购支出(美元)排名的项目:

2025年代币回购汇总:总额超14亿美元,前10项目占92%

免责声明: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币币情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