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安陷多重危机:改K线、上币费争议与用户信任挑战

在10月11日市场创纪录大跌后,尽管多数币种价格有所回暖,但市场情绪已遭受重创。稳定币脱锚、做市商撤流动性、山寨币插针归零等现象频发,甚至主流货币也因宏观因素大幅下跌。市场信任度的坍塌成为比价格波动更深远的问题。
当前,尽管关于牛市与否的讨论仍在继续,但市场情绪低迷显而易见,社交媒体上负面声量居高不下。作为用户直接接触的第一线,交易所自然成为情绪宣泄的焦点,而币安则是其中最受争议的一方。
近期,币安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此前市场大跌中,由于做市商撤出流动性,币安上的多个币种出现极端价格表现,如USDe、WBETH等稳定币全面脱锚,加上平台关键时刻宕机,用户难以完成充提操作,进一步导致大范围爆仓。
面对用户不满,币安发布公告解释称,平台个别功能模块短暂卡顿,部分理财产品因行情剧烈波动出现脱锚。对于因此引发的合约、杠杆和借贷仓位清算损失,币安全额承担并分两批次赔付约2.83亿美元。
然而,用户的批评并未因此平息。许多用户表示未收到任何赔偿,而部分大V却公开支持币安,声称赔偿款已到账,这引发了普通用户对平台公平性的质疑。此外,币安美国与其他地区报价不一致的问题尚未解决,平台又因修改ATOM、IOTX等代币的历史K线再次引发争议。

针对K线修改一事,币安联合创始人何一回应称,此举并无动机或理由,而是团队误以为公告已解释清楚。她强调币安合约采用标记价格机制,取多个平台剔除极端价格后的加权均价,并邀请用户自行验证。最终,币安还原了K线并对归零问题作出说明,将原因归结为历史限价单撮合及前端系统显示问题。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0月14日,关于币安收取上币费的传闻再度引发热议。Limitless创始人CJ披露了一份数据,称币安要求项目方支付多项费用,包括1% Alpha空投、3%额外空投等。消息一出,西方社区迅速展开攻讦,The Block、BORED等媒体纷纷曝光此事。

币安官方随后发布公告否认收取上币费,并由赵长鹏与何一出面澄清。赵长鹏表示,项目方可选择不支付相关费用,而何一则强调上币保证金会退还,并承诺提供完整的活动报告。
与此同时,币安推出“同舟计划”,旨在救济受损用户与机构,启动3亿美元用户种子计划和1亿美元专项低息借币服务。然而,该计划执行过程中再遭质疑,不少用户表示符合条件却未收到赔偿,甚至有人批评为“面子工程”。对此,何一再度回应,称“同舟计划”是救济金而非赔偿,符合条件未获补偿者可联系客服复核。

回顾整场事件,币安确有失误之处,但市场对其不满也掺杂了情绪化因素。作为全球最大的交易所,币安肩负行业责任,但在暴跌中的表现令用户失望。然而,从交易所角色出发,其本质仍是市场主体,盈利需求优先于社会责任。
何一曾评论道:“就像有人问我,目前一些人试图把市场下跌归咎于币安,找你们闹,期望按闹分配。我们做‘同舟救助’是因为我们认为应该扶一把,仅此而已。”这一表态揭示了当前交易所与用户间的矛盾根源:随着网络效应减弱,用户与平台从双向增长转向零和博弈,平台在盈利需求下难免忽视用户利益。
币安的公关机制也值得关注。每当问题发生,创始人总是第一时间出面灭火。这种做法虽体现担当,但频繁出现则可能透支品牌力与创始人信誉。未来,币安更需从内部管理入手,改善团队执行力,以应对外部舆论挑战。
免责声明: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币币情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