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VC的困境与变革:流动性挑战与生态重塑

数字货币趋势狂人11 小时前
当并购与IPO成为退出的主流路径,当LP类型更多元、基金周期延长,加密VC们—特别是亚洲VC—会在新周期触底反弹吗?

原文作者:谷昱,ChainCatcher

近年来,加密风险投资(VC)在市场周期中的地位逐渐式微。几乎所有VC机构的回报率、话语权和影响力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甚至“VC币”被许多投资者视为不受欢迎的存在。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多种多样。例如,由于多数VC倾向于抛售代币,以及资本攒局项目过多,用户对VC币形成反感,更多资金流向了meme与AI代理等VC含量较低的叙事领域,导致VC币流动性匮乏。此外,代币解锁周期延长也使得退出周期变慢且处于不利位置。

多名资深投资者对此现象给出了各自的解释。IOSG Ventures创始人Jocy Lin认为,在2021年的牛市周期中,一级市场流动性充裕,VC们短时间内募集了大量资金。这种资本过剩导致项目估值虚高,放大了“叙事驱动”的投资模式。许多VC仍停留在前两个周期的“easy money”模式,过于追逐宏大叙事与潜在赛道,而忽略了产品市场契合度(PMF)与可持续收入模型。

Jocy Lin进一步指出:币圈VC的困境本质是“价值捕获能力与风险承担不匹配”。他们承担最长锁仓期和最高风险,却在生态链中处于最弱势地位,被交易所、做市商、KOL层层压榨。当叙事驱动模式崩塌后,缺乏产业资源的原生VC失去了存在的基础——钱不再是稀缺资源,流动性和确定性才是。

Generative Ventures合伙人Will则认为,交易所与做市商已经成为这个周期中真正剥削所有流动性与溢价的角色。大部分项目拿着VC的钱主要用于营销造势和支付交易所上币费用,本质上是营销公司,需要向交易所和做市商交很多钱。如今,VC的币在上所后要锁定2-3年,比传统证券市场更久,因此他们在解锁退出方面的流动性预期非常差,很难赚到钱。

Enlight Capital创始合伙人Anthony Zhu表示,亚洲以Token策略为主的VC在当前altcoin低迷的市场中陷入了死亡螺旋。之前牛市的快速赚钱效应在LP和GP层面形成了强路径依赖。当这个路径被拉长甚至不复存在的情况下,VC受到LP端短期收益预期以及项目端偏离基本面的双边挤压,最终导致动作变形。目前的现状本质上是部分LP-GP-市场机遇的错配。

除了VC整体式微的大环境外,一个更加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亚洲VC机构的整体活跃度与影响力在这个周期的衰退似乎更为显著。在RootData本月基于活跃度与退出表现评选的2025 Top 50 VCs榜单中,只有OKX Venture等2-3家亚洲VC入围。而在最近一年的IPO热潮与主要并购退出案例中(Circle、Gemini、Bridge、Deribit等),也只有IDG Capital凭借Circle的早期投资获得显著收益,其他亚洲VC基本无缘。

夹缝中的加密VC:流动性困局、生态重构与新周期破局

进一步来看,Foresight Ventures、SevenX Ventures、Fenbushi Capital、NGC Ventures等曾经非常活跃、业绩良好的亚洲VC机构,在今年的出手次数都不高于10次乃至5次,募资进展也寥寥无几。

一、为何亚洲VC拼不过欧美VC?

在同样的大环境下,亚洲VC拼不过欧美VC,这在部分采访对象看来主要有基金结构、LP类型、内部生态等诸多原因造成的。

IOSG Ventures创始人Jocy Lin认为,这一定程度上归结于亚洲非常缺乏成熟的LP群体,因此许多亚洲VC基金的募资主要来自传统行业的高净值个人与企业家资本,以及部分加密行业的理想主义OG。相较于美国和西方,缺乏长期机构LP和捐赠基金等的支持,这也导致亚洲VC在LP退出压力下更倾向于主题投机式投资,而非系统性的风险管理与退出设计,单只基金的存续周期较短,因此在市场收缩时承压更明显。

相比之下,欧美基金的周期大多数在10年期以上,整体在基金治理、投后赋能及风险对冲方面体系更成熟,能够在下行周期中保持更稳健的表现。Jocy Lin还在X上发推呼吁各交易所推出的高达数亿美金的救市资金,如果自己不能下场去做,那就通过投资VC让他们完成资本反哺创业者的角色。

另一个关键因素在于欧美项目的退出方式与机会更多,而不仅仅依赖于单一的交易所上币退出。在近一年的并购热潮中,主要交易的并购方都是欧美的头部加密公司及金融机构,由于地域、文化等诸多原因,亚洲的加密项目尚未成为上述并购方的高优先级目标。此外,目前的IPO项目也多是欧美背景项目。

0

来源:RootData

由于股权退出渠道更加畅通,欧美VC的投资标的往往会更加多元,许多亚洲VC则受限于团队背景、基金结构和退出渠道等因素,通常对股权类投资避而远之,但因此也错过了许多十倍乃至百倍的项目机会。

二、VC与行业的变革

危则生变,加密VC格局的大洗牌已经不可避免。如果说16-18年是第一代加密VC崛起的时期,20-21年是第二代加密VC崛起的时期,那么如今很可能迎来第三代加密VC周期。

在这个周期,除了前文提过的美元股权投资重新成为焦点,部分VC的策略会更加关注流动性更加充沛的二级市场以及关联的OTC领域。例如LD Capital近一年已经完全转向二级市场,先后重仓ETH、UNI等代币并引起大量讨论与关注,俨然已经成为亚洲二级市场的最活跃玩家之一。

Jocy Lin表示,IOSG不仅会更加重视一级市场股权与协议投资,也会在过去基础的投研能力上进行延伸,未来考虑一些OTC或被动性投资机会以及结构化产品等多种策略,以更好地平衡风险与收益。

近期Coinbase等加密行业巨头已经明显加快了并购整合的频次,据RootData统计,今年前10个月的并购次数已经超过130次,至少7家加密公司IPO上市,加密相关上市公司(包括DAT公司)的总募资则超过164亿美元,均创造历年新高。据可靠信源消息,已有一家亚洲知名传统VC机构成立主要做股权投资的独立基金,存续期达到10年左右,越来越多的VC会向股权投资市场的“老规则”靠齐。

这大概是市场向VC们释放的新周期最强烈信号之一:加密一级市场的机会仍然很多,而且股权投资的黄金周期,或许已经到来。

原文链接

免责声明: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币币情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