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希夫:比特币的真正威胁并非量子计算,而是信仰的崩塌
彼得·希夫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质疑比特币的未来。与常见的“量子计算威胁”或“监管打压”不同,他指出比特币真正的致命弱点远没有那么复杂,却更加残酷:人们会停止相信。
在希夫看来,比特币不会因某种外部冲击而“死亡”,而是会随着新鲜血液的流失逐渐被遗忘,就像一场派对的结束并非因为灯光熄灭,而是因为所有人都选择离开。
他在最近的帖子中将整个万亿美元的加密货币市场简化为一个心理驱动的循环:相信的人越多,买家就越多,价格随之上涨,而这又吸引了更多人加入。BTC价格正是在这种循环中维持其生命力。
只要有越来越多的傻瓜相信“无中生有”的价值,比特币就能继续运转。但当这种傻瓜的数量停止增长时,比特币的价格就会开始下跌,导致一些曾经的信徒失去信心。当足够多的人不再相信时,比特币就会彻底崩盘。
2025年10月29日
希夫认为,当比特币价格无法再以惊人的速度上涨以吸引新的支持者时,这个循环就会被打破。届时,早期持有者可能重新评估他们的投资,而后期加入者则可能陷入恐慌,最终导致整个系统因缺乏信心而崩溃。
比特币没有“Q日”
与时尚潮流类似,比特币每隔一段时间都会面临所谓的“量子威胁”——即先进计算技术可能破解其加密算法的说法。然而,彼得·希夫并不关注这些技术末日的预测。在他看来,比特币的末日早已埋藏在其基因之中:它是一个自我指涉的需求引擎,一旦受众感到厌倦,便会迅速瓦解。
尽管像 Cardano 的 Charles Hoskinson 这样的加密货币领袖一再强调,自从比特币价格突破 100 美元以来,Schiff 的观点始终未被验证,但他的论点却引发了一种奇特的共鸣。毕竟,如果比特币真的建立在信仰叠加信仰的基础之上,那么抵御 Schiff 预言的唯一保障,或许就是人们至今仍然愿意相信这一事实。
免责声明: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币币情的观点或立场
    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