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或需新一轮“废钞”行动以维护货币价值

隔夜的粥14 小时前
摘要
鲍威尔正在结束“财政支出”,以保持储备“充足”——这与殖民时期的美国截然不同,在殖民时期,财政责任是一种公开的表演 。
币币情报道:

这是《The Breakdown》新闻简报的节选。要阅读完整版,订阅.


法定货币的概念起源于殖民时期的美国。为了使人们相信这种货币的价值,当时的殖民地政府会定期焚烧税收收入。

币最早可追溯到11世纪的中国,但历史学家德罗尔·戈德堡论点认为,真正意义上的法定货币——即因国家征税需求而具有价值的货币——是由马萨诸塞殖民地于1690年发明的。

当时,美国殖民者并不称这些纸张为“钱”,他们眼中的“真钱”是像西班牙银元这样的金属硬币,而地方政府印制的纸张则被称为“信用票据”。

然而,由于殖民地缺乏足够的“真钱”,信用票据便成为流通中的替代品。昨天提到,当这些票据作为税款返回政府时,它们会被烧毁。

这一做法与现代人对政府征税用于支出的认知相悖。但在货币史的早期阶段,发行货币的政府需要让人们相信,随意印制的纸张是有价值的。

为了使公众珍视货币,政府必须证明其有能力让货币变得稀缺。

弗吉尼亚州立法机构在1760年曾已解决:“没有什么比向公众保证纸质信用票据已被妥善销毁更能维护其信誉。”为此,他们任命了一个委员会,确保每年至少两次将通过税收回收的信用票据“烧毁销毁”。

这种焚烧税款的做法通常在公共场合进行,旨在展示政府的财政责任感。

“这场焚烧事件本身就是一件大事,”安德鲁·大卫·爱德华兹写道,“它会在公共报纸上刊登广告,并记录在立法文件中。”

通过公开展示货币稀缺性,政府希望维持货币的价值。

300年后的今天,情况似乎并未发生根本变化。

过去三年半,美联储已“烧掉”了疫情后印发的约2.4万亿美元信用票据(即美元),以银行储备金的形式减少了货币供应。

美元或需新一轮“废钞”行动以维护货币价值

从技术角度看,美联储通过减少其持有的债务数量来增加货币稀缺性:购买债券时创造美元(增加银行储备金),而当债券到期时,美元被销毁(减少银行储备金)。

尽管这一过程不如焚烧信用票据那样引人注目,但它仍然是负责任货币政策的一部分。

然而,货币销毁的过程并未公开进行。美联储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会议上仅宣布了利率决定(降息0.25个百分点),未提及货币创造和销毁的角色。陈述

鲍威尔主席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已决定“停止偿还”其持有的债务。

这实际上意味着美联储将不再继续“烧钱”。事实上,它可能很快会再次开始印钞。

鲍威尔在问答环节中指出,储备“必须充足”,并补充道,“在某个时候,你希望储备开始逐步增长”。

美联储通过购买债券来增加储备。

换句话说,美联储可能很快会再次印钞(通过购买债券),因为当前的货币体系下,6.6万亿美元的银行储备金已不再被视为“充足”。

这其中涉及许多复杂的经济原因,大部分超出了本简报撰写者的理解范围。

但此次政策转向或许凸显了1760年销毁信用票据与今天减少银行储备金之间的最大区别:前者是财政政策,后者是货币政策。

“殖民时期的美国人烧掉他们的钱,因为每张钞票都代表着一笔已经偿还的税款债务,”安德鲁·大卫·爱德华兹解释道。

当然,现在的情况已截然不同。

美元或需新一轮“废钞”行动以维护货币价值

尽管美联储在过去几年内消耗了2.4万亿美元储备金,但联邦政府却增加了6万亿美元的债务。

乔治·华盛顿曾在告别演说中建议各国政府“在和平时期竭力偿还债务”,他显然不会赞同当前的做法。

尽管美国经济强劲,但政府并未采取任何措施减少债务,这再次引发了人们对法定货币价值的担忧。

美联储对此也无能为力,因为烧毁银行储备金永远无法像烧毁税收收入那样令人信服。


免责声明: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币币情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