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市值突破5万亿美元;OpenAI重组完成微软持股27%;Cursor发布2.0版本与自研模型
近日,全球科技领域迎来多项重磅动态:英伟达成为首家市值突破5万亿美元的公司,OpenAI完成重大公司重组并与微软达成新协议,同时AI编码平台Cursor发布2.0版本及其自研编码模型Composer。
  图源:Yahoo Finance
英伟达市值突破5万亿美元
美国芯片巨头英伟达(Nvidia)在本周三盘中与收盘双双站上5万亿美元市值关口,创下全球上市公司历史新高。这一里程碑标志着英伟达在AI计算领域的持续领先地位。今年以来,英伟达股价累计涨幅已超过50%,市场对其长期收入增长与生态扩展充满信心。
近期,英伟达在华盛顿举办的GTC大会上宣布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包括到2026年底对Blackwell与Rubin两代AI加速器的累计订单“可见度”已达5000亿美元,并与美国政府合作建设7座超算中心。此外,英伟达还公布了与Uber、Palantir等企业的合作项目,并发布了面向量子计算的NVQLink开放架构,进一步巩固其在AI与高性能计算领域的领导地位。
OpenAI完成公司重组,微软持股27%
在经历一年多的谈判后,OpenAI宣布完成公司重组,其营利实体被重组为公共利益公司OpenAI Group PBC,非营利主体更名为OpenAI Foundation并继续控股营利公司。与此同时,微软与OpenAI达成新协议,明确了双方在2032年前的技术与知识产权安排。
  图源:微软
根据协议,微软在OpenAI Group PBC中持有约27%股权,账面价值约1350亿美元,并保留对OpenAI模型与产品的独家知识产权直至2032年。此外,AGI的认定将由独立专家核验,而非OpenAI单方决定。这一机制将影响双方收入分成与研究IP权利的截止点。
OpenAI基金会承诺投入首期250亿美元用于健康与疾病治愈、AI技术韧性与风险最小化等领域,同时保留对营利公司安全工作的监督权。
Cursor发布2.0版本与自研编码模型Composer
AI编码平台Cursor于10月29日推出重大更新,发布自研编码模型Composer,并上线以代理为中心的Cursor 2.0版本。Composer旨在低延迟的代理式编码场景下保持前沿智能与高速响应,声称较同等智能模型速度提升约4倍,绝大多数任务可在30秒内完成。
  图源:Cursor
Cursor 2.0支持并行运行多个代理,底层通过git worktree或远程机器隔离工作空间,便于同时比较不同模型输出并择优采用。该版本针对代码评审和变更测试两大瓶颈提供原生支持,集成浏览器工具以便代理自动运行与测试代码,并聚合多文件diff以加速审阅。
Cursor表示,2.0版本现已开放下载,继续支持多家第三方前沿模型,同时以Composer作为快速、可靠的代理式编码核心,助力专业团队实现高效协作。
其他行业动态
除了上述三大亮点外,英特尔在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近两年来首次盈利,净利润达41亿美元;高通宣布推出面向推理场景的AI200与AI250加速器芯片,计划分别于2026年与2027年商用;AMD与美国能源部合作,将斥资10亿美元打造两台AI超级计算机Lux与Discovery,预计分别于2026年与2029年投入使用。
  图源:英伟达
免责声明: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币币情的观点或立场
    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