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矿工华丽转身:美国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新巨头崛起
随着比特币挖矿公司加速布局人工智能领域,其股价迎来爆发式增长。其中,艾琳(IREN)与微软达成了一项价值97亿美元的数据中心协议,标志着这一转型的里程碑。
这一转变发生在美方政府禁止英伟达向中国出口先进芯片之后,导致市场格局分裂。美国加密货币矿工凭借现有的电力基础设施,迅速满足了人工智能行业对计算资源和电力的激增需求。
比特币矿工应对基础设施转型
2024年4月的比特币减半事件促使矿工们经历了商业模式的根本性转变,挖矿利润大幅下降。IREN(前身为Iris Energy)在宣布战略转型前,股价一度跌至5.13美元。然而,自2024年11月更名以来,该公司股价年初至今已飙升580%。其竞争对手Riot Platforms、TeraWulf和Cipher Mining的股价涨幅分别约为100%、160%和360%。
该行业总计拥有超过14吉瓦的电力容量,成为一项关键资产。比特币矿工拥有成熟的数据中心设施,配备冷却系统和电网连接,这些通常需要数年时间才能开发完成。IREN与微软就其位于德克萨斯州鲁珀特王子港的设施达成的协议包括优先使用权。英伟达GB300 GPU,帮助这家科技巨头缓解了产能不足的燃眉之急。
一位要求匿名的区块链行业分析师指出:“比特币挖矿行业展现了从加密货币验证过渡到高性能计算基础设施的卓越适应能力。”
这种转变反映了更广泛的市场动态。人工智能工作负载对计算资源和电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需求,而比特币矿工凭借独特的优势,成为满足这一需求的理想选择。
人工智能公司瞄准加密货币挖矿资产
微软向IREN投资97亿美元,印证了加密货币挖矿资产在人工智能部署中的战略价值。此前,IREN已与戴尔科技签署了价值58亿美元的GPU采购合同,进一步巩固了微软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供应领域的重要地位。亚马逊也与其他比特币矿商开展了类似的合作。这一趋势表明,加密货币挖矿行业的实用性已得到广泛认可。
这种融合源于人工智能公司在供应受限的情况下对计算能力的迫切需求。此外,传统数据中心的开发周期无法跟上人工智能模型快速部署的步伐。
比特币矿场设施可立即投入使用,且拥有现有的电力合同和高密度计算环境管理方面的运营经验。投资者如今关注的基础设施指标包括兆瓦容量、GPU分配以及与超大规模数据中心运营商的合作关系。比特币矿场实际上已成为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提供商。
地缘政治因素增强了国内比特币矿工的实力
美国政府决定阻止英伟达的Blackwell项目人工智能芯片出口到中国,为国内运营商创造了不对称优势。该消息发布于上周釜山特朗普-习近平峰会前夕。国务卿马可·卢比奥和其他官员援引了国家安全方面的考虑,认为先进的人工智能处理器将显著提升中国的技术能力。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多次寻求批准此次销售。他强调,中国拥有全球约一半的人工智能研究人员,是公司至关重要的市场。自2022年首次实施以来,出口限制已导致英伟达损失数十亿美元的收入,并限制了中国企业获取尖端硬件的渠道。
政策环境为美国比特币矿工提供了间接利益。相比之下,中国矿业公司面临双重挑战:一方面受到国内严格的加密货币监管,另一方面获取先进计算硬件的渠道有限,这限制了它们复制美国行业向人工智能转型的能力。
监管差异使得美国比特币矿工成为美国科技公司的首选合作伙伴,这些公司正在寻求安全可靠的国内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供应链。
免责声明: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币币情的观点或立场
    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