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价格预测:汤姆·李预计通胀缓解将推动比特币飙升至20万美元

区块链小多12 小时前
摘要
Fundstrat Global Advisors 研究主管兼 Fundstrat Capital 首席投资官 Tom Lee 认为,今年最后阶段可能会给全球市场和加密货币带来巨大的转变 。
币币情报道:
比特币价格预测:汤姆·李预计通胀缓解将推动比特币飙升至20万美元
  • 2025年11月4日
  • |
  • 05:30

Fundstrat Global Advisors研究主管兼Fundstrat Capital首席投资官Tom Lee认为,今年最后阶段可能会给全球市场和加密货币带来巨大的转变。

李在最近一次做客CNBC的《Squawk Box》节目时,描绘了一幅受宏观经济状况改善和企稳推动的乐观前景。他指出,通货膨胀的缓解以及链上活动的增加表明加密货币行业正在走强。

通货膨胀指商品和服务价格上涨,导致法定货币购买力下降的经济概念。

据李称,10月份那场历史性的抛售事件——加密货币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抛售之一——可能标志着今年早些时候开始的盘整阶段的结束。他指出,清理过剩的杠杆作用以及恢复流动性,各大平台已为新一轮上涨创造了理想条件。

比特币的发展势头可能会在2026年爆发

李预测,比特币价格可能在年底前大幅上涨,有望达到15万至20万美元之间。他认为,比特币的供需平衡很少如此强劲,并指出矿工的抛售压力减少、机构资金流入增加以及稳定币交易活动日益活跃,这些都是新一轮大幅上涨的早期迹象。

他补充说,以太坊的发展轨迹可能与此类似,如果目前的市场势头持续下去,其价格有可能达到7000美元。“加密货币的基本面正在改善,而传统金融界才刚刚开始意识到其普及潜力有多大,”李评论道。

市场基本面支撑牛市观点

Fundstrat的分析显示,各大网络的链上活动急剧上升。以太坊上的稳定币交易量已飙升至数月来的最高水平,反映出去中心化金融领域对风险和资本流动的重新兴趣。

去中心化金融(DeFi)是指建立在公共区块链上的与金融相关的去中心化应用程序(dApp)的大类。

同时,区块链平台收入已达到创纪录水平,表明对交易能力和智能合约执行的需求持续存在。

区块链本质上是一个由区块组成的数字链,但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区块链。这些“区块”由信息比特构成,当我们提到“区块”和“链”时,指的是存储在公共数据库中的数字数据。区块链提供了一种创新的方式,可以自动且安全地传输信息。交易始于一方创建区块,然后由网络中成千上万甚至数百万台计算机进行验证。这个去中心化的金融交易账本不断发展演进,持续添加新的数据。

区块链之所以具有防篡改性,是因为每条记录都是独一无二的,拥有各自独立的历史记录。要篡改一条记录,就需要更改包含数百万条记录的整个区块链。区块链基于三大核心原则:去中心化、透明性和不可篡改性。

李还提到加密货币相关股票(例如矿业公司和交易所交易基金)的强劲表现,以此证明机构投资者的情绪正在从怀疑转向重新参与。他表示:“最糟糕的时期可能已经过去”,并指出10月份的暴跌是“为了建立更健康的市场基础而进行的必要调整”。

通胀放缓,为美联储降息打开大门

宏观经济方面,李强调通胀快速回落是即将到来的反弹的主要催化剂。他解释说,作为核心通胀重要组成部分的住房成本下降速度超出预期,而工资压力和能源价格也已趋于缓和。

李认为,通胀降温使美联储有更大的灵活性来讨论降息,这可能会释放金融市场的流动性。较低的借贷成本不仅会刺激股市,还会刺激资金流入数字资产,而数字资产往往在流动性扩张时蓬勃发展。

李表示:“我们看到的最大变化不仅仅体现在通胀方面,更体现在信心方面。投资者开始将目光从紧缩周期中移开,转而关注更有利于增长的建设性环境。”

各类资产价格普遍上涨

李预计这种乐观情绪将蔓延至加密货币领域之外。他预测,在科技股和金融股的带动下,美国股市将在年底迎来全面上涨,因为投资者正在为2026年的市场上涨行情重新布局。Fundstrat的模型预测,如果通胀持续放缓且美联储释放出转向宽松的信号,主要股指在年底前将实现两位数的涨幅。

尽管李光耀对前景持乐观态度,但他承认短期内可能出现波动。

波动性该术语指的是加密货币价格在特定时间段内偏离其平均值的程度。

尤其是在宏观经济数据发布和美联储讲话前后。但他强调,这些很可能只是“逢低买入”的机会,而非长期趋势的逆转。

长期愿景:机构采纳和人工智能整合

展望2025年以后,李认为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的融合将定义数字资产的下一个增长阶段。他指出,企业合作浪潮和人工智能驱动的区块链分析正是该行业正在摆脱投机交易模式的例证。

在他看来,比特币和以太坊现在正进入一个“成熟阶段”——在这个阶段,它们的价值越来越来源于与现实世界基础设施的融合,而不是市场炒作。

如果他的预测成真,那么2025年底不仅可能标志着加密货币价格的突破,还可能标志着全球金融界对数字资产的看法发生更广泛的转变。


免责声明: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币币情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