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容新阶段:以太坊、Solana 与新公链的演进路径
作者:Tanay Ved 来源:Coin Metrics 翻译:善欧巴,金色财经
本文将探讨以太坊、其 Layer-2 生态以及 Solana 如何演进,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链上需求。
核心要点
-
以太坊正通过主网与 Layer-2 Rollups 逐步实现扩容。从早期 NFT 与 DeFi 领域的拥堵,到近期市场波动,gas 限额提升以及 Dencun、Pectra 等升级已扩大网络容量,而 Blob 交易则大幅降低了数据成本。
-
Layer-2 有助于分流以太坊不断增长的需求,提升吞吐量效率。2024 年 4 月 Blobscriptions 热潮、2025 年 10 月清算潮等事件,既体现了 Layer-2 在压力下的韧性,也暴露了其对主网容量的持续依赖。
-
Solana 的高吞吐量设计可实现局部拥堵隔离,无需依赖外部扩容层。2025 年 1 月 TRUMP 代币发行期间,平均手续费升至 0.37 美元,但中位数手续费仍低于 0.003 美元,这表明局部手续费市场可在不推高全网成本的前提下隔离拥堵。
-
随着需求在规模与多样性上持续增长,区块链权衡空间内涌现出一批新网络,它们针对特定用例实现专业化发展。
引言
链上活动激增或网络拥堵的时期,如同早晚高峰的交通考验城市公路系统,揭示了扩容能力对区块链走向大规模应用的重要性。代币发行、空投、市场波动等都可能引发需求爆发式增长,超出网络承载能力,进而推高手续费,暴露基础设施的局限性。
从以太坊通过 Layer-2 Rollup 扩容与主网容量提升,到 Solana 采用一体化高吞吐量方案,区块链正稳步成熟以应对日益增长的活动量。过去的拥堵事件已成为宝贵的压力测试,既展现了网络的演进成果,也指出了在应用加速普及过程中仍需解决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以太坊、其 Layer-2 生态以及 Solana 的扩容进展。通过分析交易活动、手续费动态与网络容量,评估各网络如何适应增长的需求,以及这对链上增长下一阶段意味着什么。
以太坊 Layer-1:主干网络
以太坊的扩容历程,本质是在不牺牲去中心化与安全性的前提下,提升交易吞吐量与速度以实现大规模应用的挑战 —— 这种平衡始终是其发展路线图的核心。
早期,以太坊多次因网络容量有限且需求激增,导致使用成本上升,凸显扩容解决方案的必要性。以太坊的容量由区块燃气限制决定,该限制规定每个区块可容纳的计算量。每笔交易根据复杂度消耗燃气,用户需支付以 ETH 计价(单位为 Gwei)的手续费,才能让交易被处理。当交易上链需求超过可用区块空间时,网络会上调燃气价格,反映出对有限容量的竞争。
下图展示了以太坊在四次主要拥堵事件中的燃气价格变化,每一次都体现了网络扩容过程中定价机制的演变:

(来源:Coin Metrics Network Data Pro)
-
2018 年 CryptoKitties 上线:这是以太坊首次遭遇严重拥堵,一款 NFT 游戏消耗了大部分可用区块空间。由于用户争夺区块名额,Gas费突破 450 Gwei(约合 596 美元)。当时手续费通过公开拍卖确定,意味着需求旺盛的应用在高峰期可能占据整个网络资源。
-
2021 年 DeFi 与 NFT 热潮:DeFi 与 NFT 的爆发式增长推动手续费突破 2000 Gwei,暴露了以太坊手续费市场在复杂智能合约应用场景下的局限性。这直接促使 EIP-1559 提案落地 —— 该提案用动态基础手续费替代拍卖机制,手续费会根据需求自动调整,且部分交易成本会被销毁,让定价更可预测。
-
2022 年 Yuga Labs Otherside mint 活动:尽管有 EIP-1559,备受期待的元宇宙土地项目 Otherside mint 仍短暂将Gas费推至 8000 Gwei,创历史新高。这表明仅靠手续费市场改革无法应对极端需求峰值,也加速了 Layer-2 Rollup 与应用专属链的开发,以分流主网活动。
-
2025 年 10 月市场清算潮:近期虽也出现过拥堵(如 WLFI 代币发行、10 月 10 日清算潮),但影响范围已大幅缩小。手续费极少突破 1000 Gwei,且能快速恢复正常,这体现了 Layer-2 的分流作用与 Layer-1 持续的容量提升效果。
这些事件共同展现了以太坊的扩容进程:EIP-1559 提升了手续费效率,Layer-2 Rollup 如今承接了大量原本需在主网处理的活动,同时区块燃气限制的逐步提高持续扩大每个区块的计算量,相当于拓宽了以太坊吞吐量的主干道路。
2025 年,以太坊日交易量已突破 180 万笔,而平均交易手续费降至多年低点。如下图所示,区块燃气限制近期已提升至 4500 万,未来计划进一步提升至 1 亿及以上,以支持随活动增长而扩大的交易量。

(来源:Coin Metrics Network Data Pro)
Layer-2 网络(L2):扩容快车道
Layer-2 通过新增吞吐量通道扩展以太坊容量,在分流增长需求的同时保持低手续费。Base、Optimism 等 Layer-2 项目已迎来活动量激增 —— 它们先以低成本处理交易,再将交易批量打包并结算至以太坊主网。
Layer-2 的交易手续费可视为网络收入,来源于用户的交易需求,包括用户支付的基础手续费与优先手续费。与之相对,Blob 手续费是 Rollup 的成本 ——Rollup 将交易数据上传至主网时,需向以太坊支付该费用。下图展示了 Coinbase 旗下 Layer-2 项目 Base 的总交易手续费(蓝色)与平均交易手续费(红色),反映了拥堵状态下用户成本与网络收入的变化:

(来源:Coin Metrics Network Data Pro)
-
2024 年 4 月 Blobscriptions 热潮:以太坊 Dencun 升级后不久,Blobscriptions(写入 Blob 空间的类 NFT 数据铭文)引发 Layer-2 活动量暴增。当时 Blob 空间仍稀缺,Blob 手续费飙升,推动 Base 的平均交易手续费突破 1.40 美元,原因是用户争夺交易上链名额。
-
2025 年 10 月市场清算潮:10 月 10 日市场波动期间,清算活动激增促使 Base 的总交易手续费接近 180 万美元,但平均交易成本仍低于 0.20 美元。由于当年早些时候 Pectra 升级将 Blob 容量翻倍,Blob 手续费维持低位,使得 Base 能在高交易量下不提高用户成本。

(来源:Coin Metrics Network Data Pro)
Blob 空间由 Dencun 升级中的 EIP-4844 引入,并通过 Pectra 升级扩容,现已成为以太坊扩容的核心。如上图所示,随着容量提升,每个区块的 Blob 上传数量持续增加,目前已接近每区块 6 个 Blob 的新目标。与此同时,Blob 手续费始终维持在接近零的水平,最大限度降低了 Layer-2 与终端用户的成本。
2024 年 4 月、2025 年初曾出现 Blob 手续费飙升,原因是 Blob 空间刚推出时,需求超出初始容量。后续 Pectra 升级及即将到来的 Fusaka 升级,已稳定了 Blob 定价,并构建了更灵活的数据层,支持 Layer-2 持续增长。
Solana:高吞吐量主干道
Solana 以高性能、极低交易成本为优化目标,采用与其他公链不同的扩容路径。它无需将流量分流至外部扩容层,而是在单条链内完成执行、共识与结算,这既实现了高吞吐量,也提高了验证节点的硬件要求。
下图展示了 Solana 的非投票交易活动(蓝色),以及交易手续费与链外 MEV(最大可提取价值)小费(黄色与紫色),共同反映了交易需求与网络收入随用户活动、市场环境变化的演变过程:

(来源:Coin Metrics Network Data Pro)
Memecoin 热潮与 TRUMP 代币发行
2024 年底,Solana 的 Memecoin 交易活动爆发,最终在 2025 年 1 月 TRUMP 代币发行时达到顶峰。用户争夺区块空间,导致非投票交易量升至历史新高。在此期间:
-
全网总手续费增至 3060 万美元,其中优先手续费约占总交易手续费的 98%,原因是用户通过加价争取更快上链。
-
链外 MEV 小费(用于激励验证节点优先处理交易的链外支付)也飙升至 2150 万美元。
-
平均手续费上涨约 825%,至 0.37 美元,但中位数手续费仍低于 0.003 美元。

(来源:Coin Metrics Network Data Pro)
这一现象体现了 Solana 的局部手续费市场设计 —— 单一热点领域的拥堵不会推高全网成本。每笔交易包含固定基础手续费,以及根据请求的计算单元(CU)确定的可选优先手续费。因此,与竞争激烈的应用或代币交互的用户可能面临更高优先手续费,但大多数用户仍能以低成本完成交易。
未来升级,如目标将最终确认时间缩短至 100-150 毫秒的 Alpenglow、为提升吞吐量与韧性设计的验证节点客户端 Firedancer,将继续支撑 Solana 的垂直一体化扩容路线。
展望未来
扩容正成为区块链走向主流应用的关键支柱之一。随着区块空间需求在规模与多样性上持续增长,各网络不断在权衡空间中探索,以支持更广泛的用户活动 —— 从 DeFi 交易、高频交易、智能体 AI 支付,到稳定币发行、资产代币化、机构结算。
回顾过往,过去几年的拥堵压力测试已展现出显著进展:以太坊通过 Layer-2 Blob 容量提升与 Layer-1 燃气限制增加实现逐步扩容,而 Solana 的垂直一体化设计持续突破单链性能上限。两者分别代表了不同但互补的路径,共同指向更高效的区块空间与更低的用户成本。
与此同时,新网络不断涌现,推动权衡空间的边界拓展。Hyperliquid、Tempo、Arc、Canton 等公链针对交易、支付、合规金融等特定垂直领域优化;Monad、MegaETH 等通用型公链则致力于在用户熟悉的 EVM 环境中实现更高吞吐量。这些发展表明,未来区块链生态将呈现更强的专业化特征 —— 各网络围绕独特用途与性能目标演进,而生态碎片化与跨链互操作性之间的平衡也将持续演变。
免责声明: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币币情的观点或立场
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