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货币市场进入“自筹资金阶段”:流动性降温是否预示复苏前夜?
-
随着流入稳定币、ETF 和 DAT 的资金放缓,加密货币市场正进入“自筹资金阶段”。
-
流动性仍然是加密货币周期的关键驱动因素,尽管宏观环境有利,但其发展势头正在降温。
-
投资者正在主流加密货币和山寨币之间轮换现有资金,导致价格上涨周期缩短。
近来加密货币市场出现降温迹象。
流动性是推动加密货币周期的主要力量,但最近的趋势表明,流入市场的新资本已经放缓。
Wintermute 的分析师指出,通过稳定币、ETF 和数字资产库 (DAT) 等主要渠道的资金流入已经放缓,使得加密货币目前处于“自筹资金阶段”,而非扩张阶段。他们认为,一旦这些渠道中的任何一个恢复正常,流动性就可能随之恢复。
流动性驱动着加密货币的周期,而现在,资金流入已经停止了。
— Wintermute (@wintermute_t)2025年11月6日
自2024年初以来,稳定币、ETF和DAT的市值已从1800亿美元增长至5600亿美元,但增长势头已经放缓。
资金在内部轮动,而非流入新的市场 → 上涨行情迅速消退,市场广度持续收窄pic.twitter.com/h9Rp2fJAcE
资本的主要渠道
从历史上看,当全球货币供应量增加或实际利率下降时,过剩的流动性就会流向加密货币等风险较高的资产。
在过去的周期中,大部分新增资金都是通过稳定币流入加密货币市场的。然而,随着市场的成熟,DAT、稳定币和ETF都在为加密货币领域带来新的资金。分析师指出,ETF资产、DAT持有量和已发行稳定币能够很好地衡量流入加密货币的总资金量。
势头放缓
然而,DAT和ETF的资金流入势头已经放缓。资金流入在2024年末和2025年初十分强劲,但现在已经减弱。
分析师表示,此次交易放缓意义重大,因为每种稳定币都代表着不同的流动性来源。稳定币反映了加密货币原生投资者愿意承担的风险程度;DAT 反映了机构投资者寻求收益的意愿;而 ETF 则追踪了传统金融机构对加密货币的投资规模。
由于这三个因素均已放缓,表明没有新的资本投入。市场流动性只是在系统内循环,并未扩张。
然而,从更广泛的经济层面来看,货币供应量并没有枯竭。高利率意味着部分资金会留在国库券等安全资产中,但总体而言,各国央行仍在放松货币政策,美国的量化紧缩政策已经结束。
虽然市场环境依然有利,但流动性正流向股票等其他风险资产。
投资者不断轮动资本
投资者正在主流加密货币和山寨币之间转移资金,但并没有追加新的资金。这就是为什么本轮上涨行情持续时间较短的原因。
然而,分析师指出,如果主要流动性来源之一再次活跃起来,那么资金可能会重新流入加密货币市场。在此之前,加密货币仍处于自筹资金阶段,资本在流通,而不是复利增长。”分析人士表示。
比特币等待新的动能
Cryptoquant 分析师值得注意的是,比特币的牛市评分自 2020 年 1 月以来首次跌至 0。包括 MVRV、ETF 资金流动、稳定币流动性等在内的所有 10 项链上指标均低于趋势线。从历史数据来看,这通常标志着宏观底部或趋势反转前的周期末期派发。这表明我们可能正处于牛市末期到熊市初期的阶段,而非深度投降。
比特币要想回升,ETF资金流入、流动性增长和长期持有者积累都需要恢复,否则可能会进入长期盘整阶段。尽管加密货币的流动性流动已经放缓,但一些分析师仍然看好比特币。
分析师 Michaël van de Poppe 指出,市场目前并未处于熊市阶段,而是在比特币长期牛市周期中经历正常的调整。
免责声明: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币币情的观点或立场
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