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全球加密货币与区块链创新的战略枢纽

币界网12 小时前
摘要
Jan3 的首席执行官阐述了各州采用比特币的策略,并谈到了 Aqua Wallet 和 Dolphin 钱包…… 。
币币情报道:
迪拜正迅速崛起为全球加密货币和区块链领域的核心枢纽,这一转型不仅得益于其监管创新、税收优惠和基础设施投资,更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政治稳定性吸引了全球投资者的目光。到2025年,迪拜已成为传统金融与去中心化技术交汇的桥梁,为区块链生态系统中的挖矿、交易及其他创新领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

为增长而设计的监管框架

迪拜对加密货币的监管方式以积极合作和与全球标准接轨为核心。2025年,迪拜最高能源委员会(SCE)与阿布扎比能源部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MoU),旨在简化包括液化石油气(LPG)和柴油在内的石油产品交易法规。

虽然这项举措主要针对能源市场,但也体现了迪拜致力于创建统一、透明的监管环境的广泛承诺——这一原则已扩展至区块链和加密货币领域。

自2016年启动的迪拜区块链战略至今仍是这一工作的基石。该战略基于政府效率、产业创建和国际领导力三大支柱,目标是将迪拜打造为首个完全由区块链技术驱动的城市。

到2025年,这一愿景已转化为具体成果,例如迪拜多种商品交易中心(DMCC)发展成为一个拥有超过2500家注册区块链和加密货币相关实体的全球Web 3.0集群。

税收优惠:吸引加密货币投资者的磁石

迪拜的税收政策使其成为加密货币投资者的理想选择。在迪拜,个人无需为加密货币活动(包括交易、质押或提现)缴纳个人所得税或资本利得税。这与美国和欧盟等地区形成鲜明对比,在这些地区,加密货币收益会被征收重税。

对于企业而言,规则则更为复杂:根据TokenTax指南,年收入超过37.5万迪拉姆(约合10.2万美元)的加密货币公司,其超过该门槛的利润需缴纳9%的联邦企业所得税,符合条件的销售额还需缴纳5%的增值税。

尽管阿联酋计划于2027年加入全球加密资产报告框架(CARF),但该国针对个人的国内税收政策保持不变。这种监管的清晰性,加上迪拜的免税环境,使其成为个人和机构开展加密货币业务的战略基地。

加密货币挖矿和基础设施创新

迪拜的加密货币挖矿格局正因合作关系和技术进步而重塑。2025年,总部位于阿联酋的电信运营商du推出了云挖矿机服务,每月向居民提供每秒250万亿次哈希的计算能力。

这项服务无需硬件管理、电力成本或技术专长,从而让用户能够更便捷地获取比特币及其他加密货币。

企业也在扩大运营规模。Zero Two 和 Marathon Digital Holdings 已经建立了大规模的比特币挖矿设施,其中包括位于阿布扎比马斯达尔的一座200兆瓦的矿场。

这些项目利用了阿联酋的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符合阿联酋2050年净零排放倡议,同时降低了采矿成本。

迪拜区块链战略进一步提升了经济效率,仅文档处理自动化一项,每年就能节省约55亿迪拉姆(15亿美元)。这些节省下来的资金将重新投入区块链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形成良性循环的创新模式。

区块链交易所和交易平台:一个新领域

迪拜的区块链交易生态系统正吸引着全球的关注。全球监管的数字资产交易所Fasset和加密货币经纪及托管服务公司Rain已从区域和国际投资者那里获得了大量资金。

据 F6S 报告显示,成立于2023年的TON基金会从Gate Ventures等支持者那里筹集了3060万美元,这表明人们对迪拜市场充满信心。

2025年10月,2025年Web3投资论坛由bepay money支持的此次活动汇集了超过80家机构投资者,这些投资者管理着5000亿美元的资产,旨在加速机构采用区块链技术。

bepay money 的创新,包括法币和稳定币之间的即时免外汇结算,正在重新定义跨境金融。该公司推出的100万美元比特币奖励计划进一步激励用户采用该服务,每笔交易均可获得比特币奖励。

战略伙伴关系与未来展望

迪拜作为加密货币中心的成功取决于其吸引和留住全球人才和资本的能力。迪拜与EC-EXPERTS等机构的合作(EC-EXPERTS开设了区域数字化转型中心)凸显了其作为传统金融和去中心化金融桥梁的作用。

展望未来,阿联酋国家数字资产战略旨在将区块链金融与传统市场相融合,从而实现大规模代币化资产交易。据预测,阿联酋加密货币交易市场预计将以27.1%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从2023年的10亿美元增长到2030年的53亿美元。

结论

迪拜对区块链基础设施的战略投资、税收优惠政策以及清晰的监管环境,为加密货币创新创造了沃土。从云端挖矿服务到机构级交易平台,这座城市正在重新定义数字金融的边界。对于投资者而言,机遇显而易见:迪拜兼具稳定性、可扩展性和前瞻性政策,使其成为全球加密货币领域不容错过的目的地。

免责声明: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币币情的观点或立场